道德与心理的探究者——艾略特

道德与心理的探究者——艾略特

2016-12-05    12'37''

主播: More to Learn-Johns Sir

115 10

介绍: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小说描写19 世纪初期“古代回音萦绕未散,而新时代的声音尚未侵袭的乡村”结集为《教区生活场景》的3 部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织工马南》。从《罗慕拉》开始,艾略特小说的内容趋于复杂,采用重大的历史、社会、政治题材。 《教区生活场景》中的3 个中篇小说,虽然是艾略特小说的初试,但已表现了她对道德和心理的关注、挖掘。艾略特在40 岁时写作了她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写的是乡村生活,更加重了道德探究和心理分析,带有一点自传成份的麦琪和哥哥汤姆的故事。《织工马南》描写了爱的力量。 1860—1861 年,艾略特访问了佛罗伦萨,在1863 年,发表了《罗慕拉》,一部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小说作者借古讽今,表现出对道德堕落的担忧。《费立克斯·蒙克特》是艾略特唯——部以英国政治为题材的小说,反映1862 年议会改革时引起的动乱,表现了劳资矛盾。《丹尼尔·犹朗达》是艾略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以英国都市和欧洲的当代生活为背景,反映犹太问题和妇女问题,触及当时社会的敏感问题。这一组小说主要写19 世纪30 年代后的英国生活,比前一组小说题材范围明显扩大,由乡村生活扩展到整个社会,矛盾纠葛复杂,较简单的单线发展的情节转为多线索的较为复杂的情节。
上一期: 勃朗特姐妹
下一期: "诗圣"丁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