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人:欧阳昌盛

株洲人:欧阳昌盛

2021-08-14    08'43''

主播: 幽兰小诗

534 6

介绍:
株洲人          无论是南来的,北往的,或是西游的、东去的,只要你途经株洲,只要你能在株洲定居下来,便成了株洲人。株洲古称建宁,但现今地地道道的建宁话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句茶陵话、攸县话、醴陵话,甚至炎陵客家话、浏阳话、邵阳话也大行其道,无论你在商场超市,还是茶馆酒肆,或是车站码头,林林总总,来来往往,侧耳一听竟全是各种谁也听不懂的方言,倒弄得株洲人不是株洲人了,株洲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外地。株洲成了湖南各种方言的集散地,甚至东北话、四川话和闽南话也很多。但奇怪的是这些话一到株洲,当你成为一名株洲人,便全都能听“懂”了。        我国炎帝“以姜水成”,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炎帝陵是无数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祭祖之地;株洲又流传着神农氏尝百草、悬壶济世的故事;到底炎帝与神农氏是不是同一个人众说纷纭,有的还搬来班固、司马迁等人说他们两个是敌人,但到了株洲就是一个人了。我经常听到赴任株洲的新官或高升的领导开口第一句便是株洲人包容,不管是道听途说也好,还是切身体会也好,他们都说在株洲没有身处异乡的感觉。这话很实在,并非客套,株洲的地理位置如此,交通四通八达,原来就是我国的铁路运输的三大枢纽城市之一,素有“南株北郑”之称。直到今天,轨道交通依然是株洲的三大优势产业,因此说南车株机是株洲一张世界级的名片,“火车拖来的城市”说的便是株洲,而火车拉来的建设者当然是一个个株洲人了。        有了全国各地的人们来支援株洲、建设株洲、美丽株洲,并把株洲当作自己的家乡,视株洲人为自己的亲人,株洲还能不好么?株洲用自己宽广的胸怀一一接纳,并将各地文化兼容并蓄,让人人都视株洲为故土,犹有“此地好,不思乡”的那种感觉,“心”无旁骛,干起工作亦能将各自的力量与才华发挥到极致;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了,株洲想不好都难!        走在株洲的城市里,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行在湘江的水上,两岸的风光无限;望着蓝天白云下的株洲,不由让人心生感叹,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城市呢。但株洲之美不在于这个地方的风轻水暖、湖光山色,也不在于城市的婀娜多姿、楼宇林立,而是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意气风发和团结一心。就拿这次疫情来说,株洲人众志成城,将对“德尔塔”病毒的包围圈一天天缩小,将株洲人的这种“零”的力量一圈圈扩大,谁说“零”是没有,在株洲人看来,“零”是最大的人的公约数。有了这种团结力量汇聚的战斗精神,“零”将是株洲人的骄傲,“零”是株洲人抗疫成功与胜利的同一口型,与“爱”同行,和“心”一样,也是株洲人显现出来的一种智慧。        株洲人的智慧也不仅仅体现在包容与团结上,我想还有那敢闯敢拼的“火车头”精神。且不说株洲“动力之都”、“动力城市”的美誉,光就想一想行驶在祖国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高铁之上的动车组都是“株洲产”的,那份满足与自豪又岂是别人家能比的么?何况我们还第一个将火车开到了城市的街道上,开到了居家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也开进了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心坎里,这才是株洲人的能力与智慧。但敢为人先的不仅有“株洲智轨”,在株洲还诞生了世界首台磁悬浮列车,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生产了我国第一架自制飞机。        株洲人的动力也不仅仅反映在现代化的马达轰鸣和行进速度上,绿色出行在株洲更是一大特色和亮点。朋友,当你骑上株洲免费的公共自行车,穿行于株洲的大街小巷,感受株洲人的自豪与热情,是不是也有一种回归阡陌田园、走在江南的湿地水乡,甚至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水上行走的浪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