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畔的枪声

卢沟桥畔的枪声

2017-07-07    09'37''

主播: 大花轿张红伟

148 7

介绍:
2017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80年前的今天,在卢沟桥畔静谧的夜色中,划过一声尖锐的枪鸣,惊醒了风雨飘摇中沉寂的华夏大地。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华民族正在面临着有百年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抉择与挑战…… 历史记忆·蓄谋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第29军军长宋哲元 历史记忆·惊醒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历史记忆·抗争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部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1937年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国民党第29军宋哲元部跑步赴卢沟桥作战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随之奋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壮士报国恨。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日凌晨,七七事变后日军占据北平。  日军行走在卢沟桥上  历史记忆·贡献  “卢沟桥事变”,以及由此开始的八年抗战,是传统中国转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经之道。 卢沟桥事变改变了曾经的忍让与退缩,中国军队顽强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如此担当所影响的并非中国自身。  我深知中国不仅是为自己作战,也是为苏联作战;日本人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直到贝加尔湖。 ——1938年初,斯大林对到访的孙科坦言 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  历史记忆·沉思   和煦的微风中,卢沟桥静静的伫立在永定河上,他见证了中华民族日复一日的朝晖夕落,暮鼓晨钟,作息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儿女们历经了抗日战争的腥风血雨之后终于迎来了宁静祥和的生活时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他教会了中华儿女拿起手中武器,坚决英勇的保卫自己的祖国。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无数仁人志士讴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还有——卢沟桥畔那一声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