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法则》【046. 换个角度看问题】

《生意的法则》【046. 换个角度看问题】

2020-04-23    11'22''

主播: 冯河

136 4

介绍:
《生意人应遵守的100法则》(046) 【第三篇 生意中的投资获利法则】 • 046. 换个角度看问题 别人都向往的地方,你应当安静地走开。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是生意人的取胜之道,也是生意人超越常人的特质之一。充分运用另类思维,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思考方法。 世界股神巴菲特说过:“别人都向往的地方,你应该安静地走开。”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逆向思维。 大原总一郎曾经提出一项“维尼伦工业化”的计划。 他不顾部下的强烈反对,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结果他成功了。 他不止一次地说:“一项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四五个人赞成,已经迟了;如果大家都赞成,那就太晚了!” 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董事会上,会议主持人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否定了大多数董事们赞同的议案。 一个多月后的事实证明,会议主持人的看法完全正确。 有一家制造收音机零件的小厂,名叫三美电机厂。 那时候,做零件的厂家都是从不做广告的。 但是,三美电机厂厂长森部一郎认为,零件厂商都不做广告,而唯有我一家做广告,那一定很引人注目;一旦普通顾客认可了我的零件,那就会影响销售商,销售商会影响组装收音机的厂家,厂家就会大量购进我的零件。 于是,三美电机厂开始大做广告。 后来,“三美”超过了一家又一家公司,成为最著名的收音机零件厂商。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成功企业家。 他在谈及“逆向思维”在商界的应用时曾做过精辟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企业不管自己是否盈利,都采取一种迎合“政策”的心态去出口。 这种出口,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海尔一开始就定了“为创国际名牌而出口”的方向。 这种想法在当时也许太超前,但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把产品放到发达国家,放到家用电器的老祖宗眼皮底下去。 “先难后易”的策略开始时十分困难,一旦迈出第一步,以后就容易多了。 不强调“机制不好”、“政策倾斜”等客观理由,给自己制定“防寒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