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6)
《国家公园》
定义: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陆地或海洋保护区域。其功能是为当代人或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采或占有行为;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学科:生态学_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
相关名词:地质公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延伸阅读】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
我国从2015年以来稳妥有序地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初步形成国家公园总体布局。
目前全国已建立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普达措、海南热带雨林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甘肃、湖北、福建、浙江、湖南、云南、海南12个省份,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建立国家公园,将解决试点区域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机制。
国家公园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范围大,生态系统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民认同度高。国家公园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并发挥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等功能,通过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