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28)《孩子个子不高有问题吗?》

【学习笔记】(28)《孩子个子不高有问题吗?》

2020-06-02    05'45''

主播: 冯河

129 1

介绍:
【学习笔记】(28) 《孩子个子不高是问题吗?》 作者:武玥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对孩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否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了,而是对其全面健康发展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孩子的身高受到每一位家长的关注。 孩子现在的身高是否正常? 可能家长们都有感觉,孩子身高生长并不是匀速的,年龄越小增长越快。1岁以内的孩子生长最快,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生长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也就是2岁时孩子身长约85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增高6~7cm,最少不应低于5cm。进入青春期,身高增长出现第二个高峰,其增长速率约为学龄期的2倍,持续2~3年。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 所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做个记录,每3~6个月记录一次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看看孩子每年的身高体重增长了多少。 孩子个子不高是不是有问题?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矮,很是焦虑,是不是“矮小症”?想知道孩子是不是“矮小症”,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矮小”。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儿童的生长速度2岁前小于7厘米/年;5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如果孩子符合这个条件,那家长们就要警惕了,孩子有可能患有“矮小症”。这时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明确诊断,早期干预。 矮小症就是要打生长激素治疗吗? 患有矮小症要打生长激素吗?其实不然。矮小只是一个症状而已,造成矮小有很多病因,生长激素缺乏或是生成不足只是造成矮小的一个原因而已,还有家族性矮小,生长激素不敏感,骨骼发育障碍以及一些内分泌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矮小。 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诊疗。根据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保证充足营养,适当的运动以及一定的心理治疗;根据所缺乏的激素给予相应替代治疗。 偏矮孩子的家长日常该如何做? 个子偏矮小的孩子,需要早期干预,家长注意观察发展进程。可以从日常养护做起: 1. 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格锻炼与户外阳光照射等。 2. 注意营养均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3. 不可以因为孩子个子矮就给孩子吃大量的补品,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会刺激孩子提早发育成熟,造成性早熟。 4. 春主生发,生机蓬勃,春季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季节,抓住时机,运用中医药调理孩子的脾肾功能,增强体质,同时促进孩子长高。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平时应给孩子做好定期体检,并加以记录,观察孩子身高增长速度变化,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记者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