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61)《警惕“一把手依赖症“》

【学习笔记】(61)《警惕“一把手依赖症“》

2020-06-25    05'11''

主播: 冯河

276 2

介绍:
【学习笔记】(61) 《警惕“一把手依赖症”》 作者:董菲晨 “千难万难,一把手重视就不难”。很多人深有体会,再难的问题,只要“一把手”挂帅,推动的力度就会大得多。“一把手”统筹全局、作出决策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但近来有基层同志反映,有的干部将“一把手”的关键性异化成唯一性,患上了“一把手”依赖症。无论大事小事、责任内外,一律要“一把手”发话才去解决。原本职责明晰、正常推进的工作,只要“一把手”不过问,就要么层层上报、要么按兵不动,一拖再拖。“一把手”隐隐成了唯一“把手”,部分班子成员成为“二传手”,具体执行者一味“等靠要”。这一现象制约了基层正常运转,使很多工作停滞、延误,不啻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 “一把手依赖症”何以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被过度依赖的“一把手”,有的存在治理能力欠缺的短板;有的不会“弹钢琴”,事无巨细一把抓,杀鸡也用牛刀,影响其他干部发挥积极性;有的管理不科学,岗位设置权责不清,工作分工脱离实际,经常出现争执和推诿,导致任务最终只能层层上移,回到自己手里。惯于依赖“一把手”的干部,有的是怕担责任,“文件禁止的肯定不能办,文件没说能办的也不一定能办”,究竟能不能办,要“一把手”点头了才能办,万一出了问题也有*************************************************************************************************************************越是唯唯诺诺,涌到“一把手”面前的具体工作就越多,工作推动就越慢越困难。 从根本上说,“一把手依赖症”其实是一种“甩锅”行为,甩出去的是具体任务,更是责任担当。治疗“一把手依赖症”的关键就在于各负其责、各尽其责。对于“一把手”来说,担当尽责并不是说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而是应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让每个工作岗位权责明晰,每一个环节顺畅运转、每一根链条环环相扣,让每名党员干部在合适的位置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对于其他****和党员干部来说,应当扛起该担的责任,不敷衍领导、不推诿下级,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自己的“最后一公里”。唯有如此,才能激发整体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也才能共同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