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69)
《芒种》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在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
学科:大气科学_应用气象学
相关名词:夏至 小暑 白露 秋分
【延伸阅读】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期间(6月6日或7日到6月21日或22日),小麦等有芒的夏熟作物成熟了,并且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芒种前后,气温显著升高。北方多晴天,正是收麦时节;而南方则处在梅雨季,雨量充沛,正适合插秧种稻。芒种节气作为农作物收割和种植时机的分界点,农事繁忙,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节气(15天)又分为“三候”。古人说芒种节气“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一候螳螂生: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鵙始鸣:鵙指伯劳鸟(一种捕食鱼虫小鸟等的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