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2)《悼念乔治 • 桑》(雨果)

【美文欣赏】(2)《悼念乔治 • 桑》(雨果)

2020-12-04    15'25''

主播: 冯河

92 1

介绍:
【美文欣赏】(2) 《悼念乔治 • 桑》(法国 / 雨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福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另一种存在。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 —— 思想 —— 遮掩起来。乔治 • 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 • 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bǐng)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 • 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 • 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她像巴贝斯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 • 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 • 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说明了人们的赞同 —— 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 • 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 • 基内逝世了,但是他的高深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劝告着人们。米什莱去世了,可在他的身后,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乔治 • 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全。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越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wèi)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作品赏析】 当巨星陨(yǔn)落,犹有最后的光芒划破深蓝的长空;当生命逝去,有什么可以留在心中,永垂不朽?这是一位大师对另一位大师的怀念,是一位男性对一位女性的崇拜。雨果用他悲怆深沉的情感,为我们揭示了永远散发着光芒的不朽生命。 为你哭泣,但你不曾离开。这是雨果在乔治 • 桑的葬礼上宣读的悼词,通篇笔触庄严悲切,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巨星陨落、朋友离世、偶像不再的悲痛。肉体离去,灵魂却不逝。她的价值再次为世人所肯定,伟大的灵魂将从身体的遮盖中全部超脱,她“虽死犹生”。东方早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阐释生命的价值,莱茵河畔也终有思想通过死亡得以超脱而完成自我的感叹。伟大的灵魂绝不会离开。 此生崇拜,因你独一无二。乔治 • 桑不是一个传统的淑女,尽管她曾被如此打造。她向往自由便去追求,她热烈多情就释放魅力,她才华横溢便争得荣光。她的时代还不是女权主义时代,却已然践行了伟大女性的品性,“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什么样的生命值得崇拜?生命的价值难道在于循规蹈矩(jǔ)地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一隅吗?绝不是,为争取伟大的心、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灵魂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才是雨果爱慕、崇拜的生命。 致敬未来,向你预言的文明。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她为什么活着?因为她永生的思想,让她成为文明的一部分。桑田沧海,时移事易,唯有文明不会被浪潮淹没,不会被强权压倒,不会在发展和变革中变得腐朽、陈旧。作者将乔治 • 桑与埃德加 • 基内、米什莱置于一处,感喟(kuì)他们对文明的贡献、对历史的功绩。他们是历史的行善者,“善行”让他们不朽。雨果说:“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他们的离世带不走文明,因为他们的思想永存。 乔治 • 桑,使用男性笔名的一个特立独行的伟大女人,一生充满着浓郁的浪漫情怀。当乔治离去,不只是雨果,全世界都在为她的陨落而悲怆,但她的生命因不平凡精神和不朽灵魂而永远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