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13)《出塞》(唐 • 王昌龄)

【古诗赏析】(13)《出塞》(唐 • 王昌龄)

2020-12-07    03'15''

主播: 冯河

69 0

介绍:
【古诗赏析】(13) 《出塞》 • 出塞(sài)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注释: 1、但使:只要。 2、不教(jiào):不叫,不让。 •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景:一轮明月照亮了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而无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辽阔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战士。“万里长征人未还”,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也让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shù)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 纵观全诗,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戍边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展开叙述。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浸透了丰富的感**彩。诗人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