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13)
《大雪》
作者:刘芸芸
大雪(Heavy Snow)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一节气,在12月7日或8日;表示降雪机会增多,雪渐大。
学科:大气科学_应用气象学
相关名词:二十四节气 小雪 腊月 冬至
【延伸阅读】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这时除华南和云南南部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受强冷空气影响进入冬季,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阴雨或雪,在0℃以下的区域,当南下的强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时,就会形成大雪,甚至暴雪。在北方,黄河流域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大雪纷飞。但此时的南方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尤其是华南沿海地区,依然草木葱茏,气候温和,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一般很快就融化了,较少见到地面积雪。
常说“瑞雪兆丰年”。这是因为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给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而等到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以满足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往往是雨水的五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因而也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鹖鴠不鸣:鹖鴠即寒号虫,俗称寒号鸟。此时因为天气寒冷,寒号虫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