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30)《立春》

【学习笔记】(130)《立春》

2021-02-06    03'45''

主播: 冯河

206 4

介绍:
【学习笔记】(130) 《立春》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一节气,表示春季开始。 学科:大气科学_应用气象学 相关名词:二十四节气 大寒 雨水 惊蛰 【延伸阅读】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立春意味着春夏秋冬新的一个轮回正式开始。 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季节的更替。立春标志着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乍(zhà)暖还寒”,日夜温差较大,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深感“春寒料峭(qiào)”。立春时节,东亚地区上空的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仍然比较强大。因此,经常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次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所以立春后还冷的情况是正常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节气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后,人们将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气温、日照、降雨都基本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随着气温的回升,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春季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tái)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立春节气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zhì)负冰。冰面开始消融,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浮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