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72)《永遇乐(落日熔金)》(宋 • 李清照)

【古诗赏析】(72)《永遇乐(落日熔金)》(宋 • 李清照)

2021-02-27    05'15''

主播: 冯河

85 0

介绍:
【古诗赏析】(72) 《永遇乐(落日熔金)》 • 永遇乐 (宋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注释: 1. 熔金: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宋人多以熔金形容映照在水里的落日,如廖世美《好事近》词:“落日水熔金”。辛弃疾《西江月》词:“一川落日熔金”。 2. 暮云合璧:暮云连成一片如白玉相合。 3. 人在何处:这是感伤自己孤独无依。人,亲人,指她死去的丈夫赵明诚。 4. 染柳烟浓:意即烟染柳浓。 5. 梅:《梅花曲》。 6. 次第:转眼。次第岂无风雨:这表示一种好景无常的悲观心理。 7. 香车宝马:华美的车马。 8. 谢他酒朋诗侣:辞谢喝酒作诗的朋友们的邀请。 9. 中州盛日:指汴京沦陷前的繁盛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古代称河南为豫州,也称中州。 10. 三五: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偏重三五:宋朝元宵节是盛大的节日,故云。 • 赏析: 此词是易安晚年流寓临安所作,借元宵节表现今昔情怀之落差。 上片首先铺叙临安元夕之盛,“落日”“暮云”“染柳”“吹梅”等语善于炼字,造境新奇。 然而融融佳日之中,易安却常有“人在何处”之问、“岂无风雨”之忧,愀(qiǎo)然不乐,终于谢绝了外出游玩的邀请。 她想到当年在北方家乡的时候,元宵节与女伴装饰一新,相偕出游,那是何等欢快热闹。如今多历风霜,心境早非从前,没有了佳节尽欢的兴致,只有独坐房中听着外面的人欢声笑语。 词的结尾以寻常白话将苦涩辛酸之意展露无遗,是易安词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