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古城秘史之二十一】(25)
《八里:金州的杏花村,大樱桃的原点》
作者:王国栋
诵读:多吉嘉措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再过个把月,就是杏花春雨,桃红柳绿。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城的杏花村在哪里?
西门外的南八里,曾经就是我们古金州的杏花村。
三里、七里、八里、九里、十里、二十里、三十里、四十里等等,在金州都不仅仅是数量词而更是一个个鲜活的地名和乡邑。
古代咱金州是辽南中心,明代的《辽东志》就是以金州城为中心点,来介绍辽南东南西北的地名和距离。请看《辽东志 • 卷二建置志》的记载:
金州卫
凤凰山 —— 城东十里;大黑山 —— 城东一十五里;小黑山 —— 城东北七十里; 三山 —— 城南海中;铁山 ——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广鹿岛 —— 去城二百里;鸿胪岛 —— 旅顺口黄山之麓;青泥岛 —— 城南四十里;沙河岛 —— 城南六十里……
“八里”,就是距古城八里之遥的一处小村庄。地处大黑山和凤凰山西麓,东北地势较高,西南地势平坦,一条大沟呈东西狭长状,得地势之利,因此村里果树连片。
那时,“八里”才是金州的最美乡村。
八里村自古就有苹果、桃、杏、樱桃等果树,春天桃红杏白,草长(zhǎng)莺飞,是古城人出行游玩赏景吟诗的好去处。
民国时期金州的书画家董万周,曾经为八里赋诗三首,那时人们对八里村上沟的陈家屯就是呼之为“杏花村”的:
同伯川慎之游杏花村三首:
一
偷得闲身郭外行,熟梅天气半阴晴。
春寒减却游山兴,不为看花不出城。
二
浅草如茵一剪齐,看花初过板桥西。
依依弱柳垂金线,半护人家半护堤(dī)。
三
酒痕点点上春衣,花影参差人影稀。
山鸟枝头啼(tí)不住,声声似说莫忘归。
最近,在案头作业资料中又发现,咱们金州的欧洲大樱桃,从海外引进来之后最早就落户在八里村的,这里又是欧洲甜樱桃在辽南的第一站。
据考证,我国甜樱桃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大樱桃栽培,是始于19世纪70年代,最早通过西方传教士和侨民、外国船员等引入中国的。
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曾经有一份《满洲果树》杂志,这份杂志记载,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JL.Nevius)把甜樱桃、酸樱桃和杂交樱桃品种引入中国烟台,之后又被引入到青岛和威海。
这是目前所知的甜樱桃最早引进中国的记录。
金州地区甜樱桃最早的出处还是那个《满州果树》杂志。在1906年的第16期《满洲果树》杂志上,有一条很短的信息说,一名叫相生由太郎的日本人,从日本引入“那翁”大樱桃,并在金州八里庄栽种成功。
这是金州引进欧洲大樱桃品种最早的记录,因为“那翁”就是欧洲甜樱桃品种。
在八里栽种成功之后,那翁大樱桃又扩繁到三十里堡的宝石山,石河镇的大山村,七顶山的付家、后海村,大魏家镇的东田村等处。
那么,这个叫“相生由太郎”的日本人是谁呢?
相生由太郎1867年在福冈县鱼商家庭出生,1896年在东京高等商业学校(现在的东京一桥大学)毕业。
1904年相生由太郎进入三井物产公司,日俄战争后的1906年,相生由太郎跟随上司来到大连满铁株式会社,又成为大连码头事务所所长。
1909年,相生由太郎在寺儿沟一带创办了大连福昌华工公司。这个福昌公司最多时雇用华工过万人,说起来是吞噬大连码头工人血泪的一个企业。相生由太郎独揽大连港装卸业务,经营多种项目,因为企业规模大,牟(móu)取暴利多,他逐渐成为大连的首富,还担任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商工会议所所长。
我们可能都看过大连码头工人背负沉重货包的老照片,那就是为相生由太郎在卖命的,很多华工倒下就起不来了。
后来公司发展大了,相生由太郎在寺儿沟修建了碧山庄,即老大连人俗称的“红房子”,让万余华工蜗居于此。过去寺儿沟一带还曾有个街道名为“相生町(tǐng)”,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金州副都统阎福升的儿子阎传绂,曾是伪满的司法*大臣。当年阎传绂留学日本回到大连后,也在大连满铁株式会社任职员,那时大连有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青年才俊组织了一个“嘤鸣诗社”,阎传绂是诗社的领袖人物之一,在《嘤鸣诗抄》这本诗集中,有阎传绂的“樱桃诗”一首:
相生铁牛设观樱宴赋士两社社友
琪树垂垂红欲流,牡丹浓艳且含羞。
瀛洲传到神仙种,独占花中最上头。
阎诗标题中的“相生”,说的就是相生由太郎。这首诗显然就是为相生由太郎所写,提到樱桃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虽然阎传绂后来成为汉奸,但是从历史资料角度说,他的诗也是一件资料佐证。
相生由太郎63岁时病死大连。20世纪80年代,在寺儿沟的居民区中发现一通碧山庄万灵塔石碑,质地为花岗岩,碑身两侧有时任泰东日报社社长、汉学家金子平吉撰写的万灵塔记铭,共551字。
所谓“万灵塔”,就是相生由太郎为众多死去的华工而建的祭祀塔。当然,铭文全是对立碑人相生由太郎的赞颂。
就是这个相生由太郎在往返日本与大连之间时,带过来日本山形县的那翁樱桃,并在金州八里栽种成功,这是金州欧洲甜樱桃的一个源头。
相生由太郎喜欢果树,他后来还在甘井子马栏村建了一个占地千亩的果园。
1921年8月,日本大阪内外棉株式会社取缔役佐佐木国藏来金州考察,准备在这里建纺织厂,即后来的金纺。
佐佐木跑遍了金州,最后决定选址在七里建厂,一期就是24,000枚纱锭规模。
1922年内外棉首先收购了七里村薛太昌等21户农家的土地,然后是吴邦立(等)12户农家的土地,然后在八里南河沿开始打井。
为什么选择在七里建金纺?
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七里挨着八里。
别笑,是真的。因为八里太美了。
就像当年佳能在开发区选择建厂厂址一样,曾经有三块地可选择,最后佳能选择的是十里岗苹果园下。现在十里岗以北的小区还叫桃园,这个“桃园”当然不是像附近什么“左岸”什么“鸿伟岚山”什么“翰林一品”那样蒙人,“桃园”这两个字是有出处有根据的。
因为当年这里就是桃花园,八里的黄桃最出名。
现在古城的杏花村,应该是大黑山朝阳寺闻香谷附近?还是山背的阁(gé)条沟呢?
每年四月初杏花〖开〗盛开时,实际在我们社区里也会处处惊艳的。
例如开发区体育公园里就有两棵大杏树,亭亭如盖。杏子熟了常有人拿杆子去打,我恨不得给他一杆子,又一想,老胳膊老腿跑不快了,又只好装作若无其事视而不见。
还有辽河西路南段通往白石湾的路上,也有两棵大杏树。这是开发区成立前南崴(wǎi)子屯周传功家的杏树,属于幸存下来的老树。前些年杏花开时,周传功还常来看看这两棵树……
还有杏林小区里,还有童牛岭上,工业区里……好多地方春天都会有杏花突然就开放了。
还要说一下当年的阎传绂,1925年时他30岁的时候,就曾写过八里的杏花村。
乙丑清明
屈指韶光屑暮春,清明佳节正芳辰。
小溪水静梨花艳,四野风和草色匀。
十里杏村沽美酒,漫天柳雨浥(yì)轻尘。
纸灰处处飞蝴蝶,尽是山头祭扫人。
阎传绂如果不是走错了路,可能真的是我们金州的一个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