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100)
《玉楼春 • 春景》
◆ 玉楼春 • 春景
(宋 •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注释
⑴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⑵ 东城:泛指城市之东。
⑶ 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zhào):船桨,此指船。
⑷ 烟:指笼罩在杨柳稍的薄雾。晓寒轻:早晨稍稍有点寒气。
⑸ 春意:春天的气象。闹:浓盛。
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语本《庄子 •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⑺ 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⑻ 持酒:端起酒杯。《新唐书 • 庶人祐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⑼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 赏析一:
春日游春先游湖,诗人一开始就夸赞“风光好”。那么无限春光到底有多好呢?东城边盈盈的春水,漾动着一圈圈薄纱似的波纹,好像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春日乍暖还寒,翠绿的杨柳夹道依依。淘气的红杏肆意地在枝头绽放花朵、倾吐芬芳,好不热闹。
人生苦短、聚少离多,能够酣畅淋漓地开怀大笑的时节真是少之又少。那么就珍惜眼前这美好的时光吧!只要能够享受到这醉人的春光,那么放弃千金又有什么舍不得呢?不仅如此,还应该端起美酒,尽情尽兴地欣赏这珍贵的春色。
• 赏析二
《玉楼春 • 春景》是宋代词人宋祁的词作。
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
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
“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
“縠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
“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
“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
“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
“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
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着墨不多而描景生动,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
此词开头两句具有不同寻常的光景气象。
词人一上来便说东城,这是有讲究的。
普天下时当艳阳气候,不是西城或别的地方就不可入咏。
其实,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故东城得气为先,正如写梅花,必曰“南枝”,亦正因它南枝向阳,得气早开。
此皆词人诗客,细心敏感,体察物情,含味心境,而后有此诗心诗笔。
古代春游,踏青寻胜,必出东郊,民族的传统认识,从来如此也。
真正领起全篇精神的,又端在“风光”二字。风光,其实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关系;它不但是自然景色,也包含着世事人情。正古人所谓“天气澄和,风物闲美”,还须加上人意欣悦。没有了后者,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渐”字,最为得神。说是“渐觉”,其实那芳春美景,说到就到,越看越是好上来了。这美好的风光,分明又有层次。
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感受首先就眼见那春波绿水,与昨不同;它发生了变化,它活起来;风自东来,波面生纹,如同纱縠细皱,粼粼拂拂,漾漾溶溶,招唤着游人的画船。春,是从这儿开始的。然后,看见了柳烟;然后,看见了杏火。这毕竟是“渐”的神理,一丝不走。
晓寒犹轻,是一步;春意方闹,是又一步。风光在逐步开展。把柳比作“烟”,实在很奇。“桃似火,柳如烟”,在人们的感受上,这种文学语言,这种想象和创造,很美。美在传神,美在造境。
盖柳之为烟,写其初自冬眠而醒,嫩黄浅碧,遥望难分枝叶,只见一片轻烟薄雾,笼罩枝梢 —— 而非呛人的黑烟也。
桃杏之为火,写其怒放盛开,生气勃发,如火如荼,“如喷火蒸雾”,全是形容一个“盛”的境界气氛 —— 而非炙热灼烫之火也。这就表现了“闹”字的丰富意蕴。词人用它,写尽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此词上阕写尽风光,下阕转出感慨。
人生一世,艰难困苦,不一而足;欢娱恨少,则忧患苦多,不待问而后知。难得开口一笑,故愿为此一掷千金亦在所不惜,正见欢娱之难得也。这里的事,并非算账目,不过讲情理,须知书生大言,每每若是。欢娱恨少,至于此极。书生无力挥鲁阳之戈,使日驭倒退三舍,只能说劝斜阳,且莫急急下山,留晚照于花间,延欢娱于一饷(xiǎng)。
晏殊曾云:“一曲新词酒一杯。”“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面目不同,神情非常相似:它们并非恋物之作,实是伤心之词。
宋祁因此词而得名,正如秦观之为“山抹微云学士”,他则人称“红杏尚书”,传为佳话。这佳话指的就是此词的上阕歇拍“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