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19)【2.2.1 “上山”】

《重读毛泽东》(19)【2.2.1 “上山”】

2021-05-10    07'22''

主播: 冯河

84 2

介绍:
《重读毛泽东》(19) 作者:韩毓海 第二部、“父老”与“子弟兵”(4) 第二章、“上山”(1/3) 1927年10月5日上午,毛泽东带了7个人、5匹马,到江西古城与江西宁冈之间的林风和家,与袁文才会面。也许他们彼此都没有想到 —— 两人相见恨晚,从上午10点一直谈到了傍晚。得知袁文才只有60条破枪,毛泽东当即决定赠送他100条枪,而袁文才则慷慨回赠1,000块大洋。袁文才当即表态说,毛委员果然是“中央才”,只要你毛委员看得起我袁文才,你就把茅坪(江西)当作自己的家吧。 看到毛泽东脚上有伤,衣服破旧,回江西茨(茅máo)坪后,细心的袁文才便让妻子谢梅香亲手为毛泽东做了一身新衣服,一双新鞋。1927年10月7日,袁文才亲自带了30人,抬上一张睡椅轿子,来接毛泽东上江西茅坪。 毛泽东没有换衣坐轿,只是换上了谢梅香亲手做的新鞋,拄着拐杖,走到了茅坪。 毛泽东到达江西茅坪后,被袁文才安排在八角楼养伤。八角楼上,原来住着贺学敏一家,而毛泽东就是在这里结识了贺子珍。 关于今后的打算,袁文才后来曾对宁冈东南特委团委书记苏兰春回忆说:“当时毛委员对我讲,听说八一起义部队会下广东,而他是中央的人,所以准备去韶关(广东),到那里去找叶挺、贺龙的部队,一起重建广东根据地,将来他们一定会打回来的。他走之后,留下的部队就交给我带。我问他,留下的是些什么人?他讲有连长、营长还有师长。”袁文才当时想,八一起义后的部队,如今一点消息都没有,何况现在到处都是敌人,毛委员孤身横穿湖南,如何能走到广东?我虽然知道他是“中央才”,一个“中央才”落在这么个地方,也实在是委屈他了,但是现在敌人到处杀人,他确实是走不脱的。 所以,袁文才只好婉言劝毛泽东说:“我袁文才就是个初中生,你留下这么多大人物,我怎么能带得下去?你们既然来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伤员和部队的粮油我来管,有我吃的,就有毛委员吃的,你看这样好不好?” 听袁文才这样讲,毛泽东很感动。于是就说:“如今我们来了这么多人,你钱粮有限,我可以带人去茶陵(湖南)、遂川(江西)一带去打土豪,咱们一起克服困难。”而袁文才坚持说:“先请毛委员安心养伤,你就是去打土豪,也得脚上的伤好了才行。” 可见,当时毛泽东也还没有形成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完整想法,他当时想的还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去广东建立根据地,重整旗鼓,重新北伐。 不过,当时天气已冷,部队官兵还穿着单衣,粮食根本不够吃。于是,毛泽东便不顾脚伤,决定立即带着队伍去江西遂川的大汾筹集给养。张宗逊后来回忆说,当时,水口(湖南)、大汾(江西)都是比较大的地方,毛泽东同志带队去这些地方,就是为了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 袁文才苦劝无用,只好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带上,这封信是写给王佐的。袁文才说,如果毛委员在江西遂川有办不妥的事情,可以去找王佐,王佐就在遂川的茨坪。 毛泽东带队下山后,先到了酃(líng)县(现为湖南省炎陵县)的水口,这是一个小村庄,就是在那里,师长余洒度和团长苏先骏不辞而别,离开了队伍。毛泽东得知后说:“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那些不真想革命的,早晚都是要走的。” 余洒度离开红军后,立即投降了国民*,后官至训政处处长。而苏先骏在1928年被敌人抓获,他被捕后,出卖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郭亮。郭亮被杀后,他的头被挂在了长沙城门上示众。 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克长沙,苏先骏被彭德怀抓获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