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107)
《南歌子 • 端午》
(宋 • 苏轼)
• 南歌子 / 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 注释:
1. “山与”句:古人常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晋葛洪《西京杂记》形容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
2. 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又名十三间楼,苏轼经常前去游览。《乾道临安志》:“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洽事于此。”《武林旧事》:“十三间楼相严院旧名‘十三间楼石佛院’。东坡守杭日,每治事于此。有冠胜轩、雨亦奇轩。”
3. 竹西歌吹:这里引用杜牧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扬州名胜。
4. 菰黍:菰(gū)即茭白,黍(shǔ)为谷物。古人包裹粽子,用菰叶裹上黍,因此菰黍就是粽子。
5. 昌歜(chù):菖蒲(chāng pú)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zū),是端午食品。
6. 彝:贮酒器。
7. 玉舟:指酒杯。
• 赏析:
本词作于苏轼在杭州时,写端午时节杭州的游赏之乐。以春山比蛾眉,以春水比眼波,是古人描绘女子美丽时的常用手法,如宋阮阅《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中“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一句,便是佳例。而本词以女子的蛾眉和妙目来比喻杭州的秀美山水。当此美景,无怪乎游人都涌上十三楼,陶醉于杭州山水,而不羡慕历来以景色迷人著称的扬州了。
而东坡意不在乎写景,而是在于写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因此下阕写吃食饮酒时,情调也甚轻快。畅游一日,已是傍晚时分,这时不知是谁唱起了水调歌头,歌声清扬,在四周青山间飘荡许久。天上的浮云也不飘动,好像是被歌声所吸引一般。游乐已完而兴未尽,全词欢乐惬意的情绪在此也达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