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126)《咏廿四气诗 • 霜降九月中》(唐 • 元稹)

【古诗赏析】(126)《咏廿四气诗 • 霜降九月中》(唐 • 元稹)

2021-10-28    05'35''

主播: 冯河

78 1

介绍:
【古诗赏析】(126) 《咏廿四气诗 • 霜降九月中》 ▪咏廿四气诗 • 霜降九月中 (唐 • 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兽,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愁亡。 • 注释: 1、祭兽:一作“祭月”,这里采用敦煌文献版本。 2、仙菊:即像仙子一样洁白的菊花。中国历来有菊花仙子的民间传说。 3、鸿鸣:鸿雁鸣叫。 4、百愁:一作“百秋”,这里采用敦煌文献版本。 •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霜降节气诗。 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万物肃杀,大地一片萧索。在这样肃杀的季节,极易生发诗人的悲伤情绪。 一个“悲”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首联是说,清风卷起清云而去,晴空万里披上了早霜。这是写“悲之起因”。 《国语》里说:“(霜降)火见而清风戒寒。”此时,动物们都躲起来了,植物们也褪去碧绿外衣。万物寂寂,一切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季蛰伏。这句也可视为对霜降三候之“蛰虫咸俯”的侧面写照。“清云尽”“万里霜”为“悲”字酝酿了外在情绪。 颔联是说,野外的豺狼陈列猎物,仿佛在祭拜月亮;仙子般纯洁的菊花恰好遇到了重阳佳节。这是写“悲之风物”。 此句为霜降三候之豺乃祭兽,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古人以为是野豺在祭月。仙菊,即菊花。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重阳节就出现了“登高山,赏菊花”的雅事。“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花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颈联是说,秋天的景色,稀疏的草木,令人悲伤;鸿雁的鸣叫,遥远的故乡,令人追忆。这是写“悲之乡情”。 疏木,即为霜降三候之草木黄落,此时大地上的树叶都纷纷枯黄掉落。表面上是写“秋色悲”“鸿鸣忆”,实际上是写“诗人悲”“诗人忆”。 尾联是说,谁会知道一杯酒,能够令百般惆怅去除殆尽呢!这是写“悲之消解”。 在这百无聊赖的令人悲伤的萧索深秋,不如满上一杯酒,暖暖身子,以从容不迫的心态迎接霜降的到来。 (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