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151)《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宋 • 苏轼)

【古诗赏析】(151)《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宋 • 苏轼)

2021-11-29    06'18''

主播: 冯河

135 1

介绍:
【古诗赏析】(151)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宋 • 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 注释: 1、匹素:白色丝绢。 2、短棹(zhào):划船用的小桨。 3、为问:借问,请问。 4、使君:苏轼自指。 •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下元诗。 下元,又称“下元节”“下元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与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同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十月十五日,又逢一个月圆之夜,观月正当时,诗人与同僚好友一起登上徐州黄楼。此楼为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率领民众治水成功后所建。楼成之时,诗人心情极为畅快,遂作此诗以记之。 比起中秋时节的好天气,下元日的天气也并没什么不同,无须用红纱灯照着座位一隅。这是写“下元之天气”,从侧面描写“下元月明”。“不用红纱”反衬出“明月皎洁”,艺术手法真匠心别运,巧妙至极。此处化用了唐人诗句“接日红霞照座隅”之诗境。 远远望去,高山之上,白云冉冉,就像横铺的一条白色丝绢;俯瞰楼下,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这是写“下元之佳景”,从正面描写“下元月明”。此处诗人或许联想到唐人元稹“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早霞”之诗境。 扁(piān)舟短棹,尚未备妥,归去三峡,尚待时日;然约轻舟,泛游五湖,当下可为。这是写“下元之志趣”。颇有李商隐诗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之高洁志向。值得一提的是,此句并非虚写,不久秦少游也来徐州拜师,同登黄楼,并写下《黄楼赋》,且与苏轼相约一同前往江浙游玩。 借问诸位,今日登临,风景绝佳;可是,明年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个太守呢?这是写“下元之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能预料明年今日会怎样呢?事实上,此时距离“乌台诗案”已经很近了。幸福的诗人毫无察觉,只是将最美的诗歌,献给了下元节,献给了这座楼,献给了朋友,也献给了自己。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徐州的日子是诗意的,徐州下元的月亮是迷人的,诗中充满了豪情,充满了壮志,更充满了希望。愿大家在下元日都能品读到诗人眼中的美景,没有悲伤,幸福前行。 (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