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74)
《厨房修辞学》
作者:甘正气
斟酒、分酒中可以见博弈论。下过几次厨,则深感其中有统筹法,更有修辞学。
懂得统筹法,可以让饭菜上桌快,不致出现这样的窘况:主人手忙脚乱,刚打破一个碗,又差点切到手,而客人已经饥肠辘辘,又不好相催,“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精通厨房修辞学,则可以令食客回味悠长,让厨神美名在朋友圈回响。
闻一多说,诗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菜肴的音乐美听名称,绘画美看配色,建筑美则在刀工与摆盘上显山露水。
姜丝、葱花、蒜蓉,像白乐天、张恨水、徐悲鸿,名字都像对仗。陈醋、生抽,犹如陆九渊、仇十洲,近似对偶。秋葵、冬笋,百合、千张,圣女果、罗汉豆,组合看来也略有诗味。
从“番”茄、“胡”椒、“西”芹、“洋”芋中,能发现我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包容大度,可看出雄浑豪放。虽非我中华原产,但可吃一也,《二十四诗品》里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观花匪禁,吞吐大荒”,大概有那点意思吧。
菜的色香味,“色”在“香”和“味”之前。菜之色,如同人的外表,具有优先性。人们常说,“一看就好吃”或“一看就不好吃”。菜相是影响食欲、决定口感的第一要素,是第一印象。
红椒、黄花、紫苏,虽非鱼翅、熊掌,单论色彩却不乏华丽之相,仿佛红墙黄瓦,满朝朱紫,富贵也。一碗高汤,点缀几段青翠的香葱,撒上数片碧绿的香菜,就像喜儿辫子上的红头绳和古龙笔下秦歌刀柄上的红丝巾,更增韵味、长精神,会引来老饕(tāo),勾出馋虫。
如果菜实在炒得太老,酱油放得太多,变得黑乎乎,无法挽救 —— 总不能给菜敷面膜吧。可以用西瓜、草莓、菠萝摆个水果造型,或放几根玉米棒子、煎几个鸡蛋。艳丽的红色、夺目的黄色,会让整桌菜都发光。
从菜形来看,莲藕适合切片,莴笋不妨削丝,做生菜可以不用刀,或剥或撕都行,黄鱼、对虾最好留头,蛏(chēng)子、蛤蜊(gé lí)、鲍鱼不宜去壳,这样才能保留原味,而且形态多样,有层次感。例如藕片就是圆中多孔,仿佛绘画里的留白、雕刻中的镂空,再炒一点切碎的青椒、红椒盖上去,它们会从藕孔跌落到藕片之间,似掩非掩,欲见不见,宛若苏州园林中的漏花窗,同有借景之妙。假使莲藕也切丝,这样虽然更易熟、更入味,却没有美感了。
汉语词汇之丰富,在厨房相关用语中可见一斑。例如小动物,我们就有“猪仔”“牛犊”“马驹”“羊羔”“鱼苗”“凤雏”各种说法,只是我们一般就叫“小猪”“小牛”“小马”“小羊”而已,仅仅是“猪”,除了“豚”,还有“豕”“豭(jiā)”“豝(bā)”“彘(zhì)”等各种表达。在厨房里,如果我们不懂“炒、炸、熘、爆、煮、煎、蒸、熬、涮(shuàn)、烫”等字的精髓,做出的菜肴,味道肯定单调。
学修辞有专著可读,做菜有菜谱参考,但只读《修辞学发凡》《修辞学发微》,往往很难语出惊人,必须摆脱窠臼,发明自己的句子。照菜谱做菜也没什么趣味,做菜比洗碗有意思,就在于它可以是创造性的,配料、程序、切法都是可以创新的。传说金圣叹就发现,花生米配豆腐干,吃起来味如火腿。
再说了,想创造新的菜品,一顿没做好有什么关系?下次做。别人不爱吃有什么关系?可以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