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赏析】(1)《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1)《沁园春•长沙》

2022-05-05    09'36''

主播: 冯河

61 0

介绍:
【毛泽东诗词赏析】(1)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赏析: 这是一首旧地重游的感怀之作,通过写景与忆旧,反映了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这一年是1925年,毛泽东正值32岁,刚过而立之年,就在这一年深秋,他在湘江之畔写下了这首洋溢着青春、理想和大无畏精神的诗篇。 关于此诗,毛泽东曾回忆道:“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转引自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 从以上诗人的回忆中,我们更能理解《沁园春·长沙》一诗中的二句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在青年时代就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关心祖国的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立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宏大志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救国救民这一伟大的历史责任。 再看全诗:上片着重描绘当时深秋的绚烂景色,写景为主,情入景中。起首三句交代游览季节,点明地域。“独立”一词描绘出作者自我独立的形象。“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两句,仿佛把读者带到湘江中的橘子洲头,欣赏深秋时长沙一带的美丽景色。词中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深秋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更反映出其心胸的开阔。 接下来十句,全由“看”字领起。先写山,远眺入笔,“万山红遍”概写群山颜色,“层林尽染”则具体写红色呈现于山林的情形。再写江,以“碧透”写江水的澄清见底,以“争流”写船只的竞发。“鹰击长空”为仰望所见,“鱼翔浅底”为俯视所见。“击”“翔”两个动词,充分表现了鹰与鱼的活力。通过一系列实景静动结合的描写,最后自然得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 这一结论写足了自然界万物万类的自由竞争状态。作者写景是为了写人,人才是“万类霜天”的主角;“竞”字,不仅点染出万物的勃勃生机,更揭示了万物变化的动力,是作者对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形象概括。 作者用一“怅”字一转,由景入情,抒发了自己胸中深沉的心事。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应由“谁主沉浮”?“沉浮”,就是人世间升沉起伏,也就是国家的兴衰荣辱。“谁主”一问,说明作者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深忧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者阔大的胸怀,高远的志向,充分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上片先写景,然后自然转入抒情,两者融合无间,堪称为借景抒情的范例。 下片侧重追忆往昔与少年同学来这里游览的情景,抒写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携来百侣曾游”点明过去作者常和志同道合的学子来橘子洲游览,为下文作铺垫。“忆往昔”,明确说明以下是回忆。作者曾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多少“峥嵘岁月”。那时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正是“书生意气”的体现,“指点江山”也显革命豪情。这几句词采用层层推演的手法,写出了“风华正茂”的同学们的心意气度。他们写出了反对弊政,提倡革新的激浊扬清的文章。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一样,这个比喻也是“激扬文字”的具体化。 最后三句仍承“忆往昔”写出,照应上片的“湘江”等句意,也照应下片的“曾游”。这三句是写实,作者与同学们常来湘江学习游泳,锻炼身体,又是借游泳来寓写少年同学的远大志向,是对前面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情怀作进一步的阐释。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夸张描写,也是一种令人兴奋神往的景观,因情而出景。同时这两句词也隐指作者和“百侣”在“五四”运动中的革命精神。他们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在时代的大潮中,推波击浪,无坚不摧。在历史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作者希望昔日的“百侣”同自己一起“到中流击水”,以掀起中国革命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