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没有问过妈妈,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你得到的回答,是不是也属于诸如此类的玩笑:垃圾桶捡来的、洪水冲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在这些堪称奇幻的叙述中,生育这件事被轻巧绕开,作为个体的母亲以及她切身的疼痛也无形中被埋进沉默。是什么造成了女性生育经验在日常讨论和文艺作品中的缺位?本期跳岛,我们邀请了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学者许晶,她长期关注、研究儿童发展,也是一个12岁男孩的“老母亲”。在节目里,她与跳岛的主播于是、钟娜一起,聊了聊她对“成为母亲”(motherhood)的思考。
与言说生育的缺位相互映照的,是在年轻一代中越来越普遍的恐育情绪。越来越多年轻人害怕生孩子,怕的具体是什么?生育恐惧具体指向哪些恐惧?是否生养,可以作为一种划分女性的标准吗?未婚未育和已婚已育的男女,是否真的无法共情?而所谓的母爱,真的是一种“本能”吗?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谈到了文艺作品中的“逃跑的母亲们”,试图理解她们所体会到的“母爱的游移”。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理解到,所谓的母爱不一定和生育这个动作绑定,而是在和孩子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状态,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的经验。正如主播钟娜所说的,无论是否为人父母,我们总归是女儿、是儿子。对于生育这件事,无论我们是否有生育的经验或愿望,都能在共情与思考中获得更深的理解。
【本期嘉宾】
许晶,人类学学者,儿童发展研究者,著有《培养好孩子》(The Good Child),现居美国西雅图。
【本期主持】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珍妮特·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钟娜,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译有《聊天记录》《正常人》。(豆瓣ID:阿枣)
【时间轴】
04:40 大多数母亲生孩子的时候都没准备好,全部想象都只是冰山一角
16:42 生孩子,是刀枪不入的当代职业女性那个“魔法失灵”的时刻
22:52 从“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到儿童性教育:两代妈妈如何讲述生娃之痛
36:35 核心家庭的养育模式并非由来已久,养孩子不应该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50:34 想逃跑的母亲和游移的爱:重新思考“母爱是一种本能”
57:40 在与孩子交互的过程中,“母爱”可以是全人类共有的经验
66:49 诚实地谈论生育不一定会“劝退”,更全面的信息有利于更理性的选择
74:48 许晶:作为一个研究者,我更清晰地看到了养育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书籍、专栏文章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英]蕾切尔·卡斯克
《初为人母》[英] 安·奥克利
《最好的决定》[美] 梅根·多姆(编)
Motherhood by Shelia Heti, 2018(中文版即将由99读书人引进)
"Thanksgiving in Mongolia" by Ariel Levy, The New Yorker, 2013.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日] 上野千鹤子
Mothers and Other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by Sarah Hardy, 2011
《包法利夫人》[法] 福楼拜
《我的奋斗》[挪威]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影视剧
《暗处的女儿》(The Lost Daughter, 2021),改编自费兰特的同名小说,导演玛吉·吉伦哈尔
《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 2022),改编自亚当·凯的同名小说
《虚构安娜》(Inventing Anna, 2022),导演大卫·弗兰科尔
《女人的碎片》(Pieces of a Woman, 2020),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
《凯文怎么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2011),改编自莱昂内尔·施赖弗的同名小说,导演琳恩·拉姆塞
【出品人】蔡欣
【主理人】猫弟
【节目编辑】何润哲 桑瑜
【后期制作】AURA.pote
【视觉设计】孙晓曦 陈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