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旅

文学之旅

2017-09-16    29'22''

主播: 凯院TV

71 1

介绍:
笔墨书香文字,品读指尖词蕴。 阁楼,书斋,骚客, 围一席琴棋,掷一笔书画,赋一首诗词。 许谁一生韶华执笔于墨纸间,叹卿三世风采于相约于默语心。 他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其作品特点委婉细腻,富于阴柔之美,善于用小场景、小情节、小道具来传达人物丰富多变、细小微妙的心理感受、情趣和意绪,营造出令人心旌摇曳的伤感、悲悯和韵味绵长的艺术情调。 然而,他的创作优势并不仅仅只表现在情节上,而是表现在文体表达上,他最独特的地方便是在于传达了别具一格的文体,提出了文学上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因此他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那么,在今天的《文学之旅》栏目中,我们将和您一起去了解这位被称为诺贝尔奖界“小李子”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一、 文学名人阁——“村上春树”生命与创作同行 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1月12日,日本京都人。他是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出生不久,一家人便迁至兵库县西宫市夙川了。在他的著作《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中曾经提到:“我生在关西长在关西,父亲村上千秋是京都的和尚之子,母亲村上美幸是船场的富裕商家之女,可说是百分之百的关西种。” 受家庭熏陶,村上春树非常喜欢读书。1955年4月,入西宫市立香栌园小学就读。身为国语教师的父亲有意识培养村上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他却始终未能入道,相反对西方文学却情有独钟。 1961年4月,村上春树进入芦屋市立精道初级中学校就读,然而这位读书少年却不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进入中学后,村上春树常因不用功而挨老师的打。后来他承认当时自己内心相当叛逆。读高中后的村上逆反心理更严重了,整日和女生厮混,抽烟、逃课,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个“问题少年”。但村上春树的文学素养很高,他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还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村上疯狂地迷上了爵士乐,常常饿着肚子将午餐钱省下来买唱片,他对爵士乐的痴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964年4月,村上春树进入兵库县神户高级中学就读,四年后,他考入了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后来迁往练马区寄宿,距离最近的车站是都立家政,但他几乎都不去学校,经常在新宿打零工,其余时间便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村上春树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高桥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决定厮守终生, 22岁的村上春树休学与阳子注册结婚。 后来,年轻的村上春树在国分寺开爵士乐酒吧,开店资金500万日元,250万为夫妇打零工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店名取自在三鹰寄居时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后移店至千驮谷。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意也越来越顺利。 1975年3月,村上春树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美国电影中的旅行思想》。四年后,他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起了写小说念头,随后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好之后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作品《且听风吟》由讲谈社印行。在这之后,村上春树决心从事专业创作,酒吧转让他人,移居千叶县船桥市。 1985年10月,村上春树获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此后,他陆续发表了多部作品,例如《雷蒙德的早逝》、《杰克·伦敦的假牙,突如其来的个人教训》。后来村上春树赴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一年后由于延长美国滞留期限,他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讲现代日本文学,内容为“第三新人”作品读解。村上春树在美国大学春假期间临时回国,他在神奈川县大矶家里得知地铁毒气事件。之后退掉剑桥城寓所,驱车横穿美国大陆至加利福尼亚,在夏威夷考爱岛逗留一个半月后回国。 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村上春树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随后,长篇小说《1Q84》出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值新一轮巴以冲突高峰期,支持巴勒斯坦的各方力量极力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前往以色列受奖,并发表了以人类灵魂自由为主题的获奖感言。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树时隔七年发售新作《杀死骑士团长》,作品中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他在接受《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试图忘记或者涂改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小说家,他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对抗。就如他的作品《挪威的森林》,虽然讲述的是儿女情长的爱情故事,却巧妙地将一个个人生哲理传达给世人。 二、文学漫步——灵魂作品《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中充斥的不是对爱情的赞美,对友情的回味,对生命的讴歌,也不是对一切美好的东西的诋毁,而是对忧伤的青春的无奈,对颓废的岁月的抗争,对沉堕的人生的无法自拔,对美好失去的肝肠寸断。这本书所要竭力营造的氛围不是朦胧,不是唯美,而是失落的忧伤。 无论是直子,玲子,初美,“我”,都沉溺于某种过去生活经历所造成的阴影中,如男朋友的死,家庭的破裂,心上人的分手,及友谊的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对某个人,某个封闭的世界有特殊的依赖,把它看成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是不可替代的部分,这个人与自己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以至于一旦消失便在心中掘下了无法弥补的窟窿,而自己幸福的漂流瓶便被捅了娄子成了无形的沙漏;而同时与所有的外界事物则都是泛泛之交,这就加深了失去带给人的毁灭性打击,这就是这本书弥漫着悲哀意境的根源。 而造成这个根源的有三个因素。首先是他们自身性格中的敏感和孤僻特质,使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无形的障碍;其次,他们的人生追求过多的聚焦于周围的人和事,聚焦于美好但极有可能失去的东西,如友情,爱情,亲情——他们就像是被这些发丝一样脆弱的东西悬挂着的人,一旦另一端出现崩溃,那么这一端也就有生命危险;第三,社会对这样的人缺乏关注与包容,放任自流的态度加剧了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处于一种虽然不受排斥,却间接被孤立和压抑的状态,一种不被主动接纳的状态,一种失去了人生客观性尺度的状态绿珠和永泽是这些人的对比。绿珠虽然人生追求不鲜明,但拥有从容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潇洒自如的个性修养,所以在挫折面前毫不畏缩,她印证了我刚说的第一个因素。 永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他完完全全的掌握了自己人生的自主权,牢牢实实抓住了生活的奋斗本质,所以虽然不免放浪形骸,铁石心肠,但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在他的词典里没有畏首畏尾,只有奋斗不息,这样的人生没有羁绊,所以生活也是处于一种颠覆的正常中,他反证了我刚说的第二个因素;身边的人没有追求,自己又自认为与众不同,人在一个注定不能融入其中的社会是注定要痛苦的。“我”因为得不到爱情,便与一面之缘的女人厮混,并几乎成了一种生活惯性,这与永泽不同,永泽是认为这样做理所当然,无可指摘,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我”则是痛苦之余的一种放纵,伤心之外的一种反叛,失落之后的一种无聊,所以我的内心比永泽多了一份挣扎。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都说20岁是最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我们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爱的物语.关于青春的记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然而那些岁月里的感伤、沉醉却是如此相同,在生命中深深的留下烙印。即使历经十八年的沧桑,20岁时的风景依然鲜明如昨,渡边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仍然记得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那时空气里弥漫着青春的芬芳气息。 三、百家文学——别具一格的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尽管骨子里是日本式的,但其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来审视、把握、感受日本社会的一切,用一种非日本的语言来诘问日本的当代话语。举个简单例子,小说主人公看的哲学书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文学作品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托马斯·曼的《魔山》、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听的音乐自然清一色是西方的;就连在医院看护奄奄一息的病人讲的都是古希腊悲剧里的人物。 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一体化。村上小说中经常出现类似寓言、神话等离奇荒诞的情节,如《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中的鼠和羊男,《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世界尽头”,《奇鸟行状录》中的一系列情节等。 村上春树通过使现实世界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进人事物的本质,他借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在村上那里,任何世界都归结为意识,而意识的根即是意识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凯里学院广播电视台(FM 1501406)
上一期: 心灵之约
下一期: 文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