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文坛领域时常存在着生前无人所知,离开后却被世人所关注的作家,而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正是这样的存在。梅尔维尔在自己生活的年代并未引起文坛史应有的关注,一直默默无闻进行着创作的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声名鹊起,被读者所了解,梅尔维尔也用实力印证了“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真理。梅尔维尔优秀的写作能力与不凡的精神修养,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之一,他除了擅长创作小说,还对写诗拥有着极大的兴趣,虽然他的诗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读者的青睐,可在诗歌领域有着很大成就的诗人罗伯特潘沃伦却评价梅尔维尔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诗人”,称他为美国的莎士比亚。那么,在今天的《文学之旅》栏目中,我们将与您一起走进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人生故事。
一、文学名人阁——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人生经历
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年出生在纽约市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从小生长在这样不愁吃不愁穿的环境下,梅尔维尔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还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然而好景不长,在梅尔维尔十二岁的时候,他不但失去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般的生活,同时,他的父亲因为遭受事业上的挫折最终离开了他,因此父亲的离开带给梅尔维尔极大的痛苦与打击。父亲离开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物便落在了母亲的身上。迫于生计,最终年幼的梅尔维尔不得不离开学校,去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获得薪酬,帮母亲分担一点压力,在这期间,梅尔维尔先后做过银行的小职员、农场工人等基层工作。在家庭的不幸与环境的骤然变化下使得梅尔维尔感觉自己好像被生活所遗弃,他也因此形成了复杂而深沉的性格。
为了摆脱穷困,十九岁时梅尔维尔离开了家,来到一艘开往英国的货轮上工作,在这里梅尔维尔学习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在货船上除了主宰一切的船长,是不容置疑的最高权威之外,其他人都是相互平等的,在他们的生活里,家庭、宗教、文化背景上的差异都不重要,一切工作都是由大家合力完成的。最令梅尔维尔印象深刻的是,当船抵达目的地英国工业城市利物浦时,眼前肮脏的贫民窟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群让梅尔维尔十分震惊难忘,同时,这次航行经历给梅尔维尔后来的提供了创作素材,也促使他之后的思想趋于成熟与独立,对他的民主、平等与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英国回来后,梅尔维尔又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他在捕鲸船“阿古希耐”号上做了一名水手,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捕鲸船在海上漂泊了十八个月,但一直没有返航的消息,梅尔维尔最终因为无法忍受单调的海上生活,而独自离开回到了陆地上。他来到了南太平洋上一个名叫马克萨斯的群岛,在上面生活了一个月,但梅尔维尔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回家,为了返回家乡,他又搭上了一条开往家乡的船,却因为在船上参加了反抗船长的活动,所以他便被放逐在一个名叫塔希提的小岛上,好在幸运之神眷顾着梅尔维尔,在机缘巧合之下,梅尔维尔又登上了另一条捕鲸船,几经波折经过十四个月的航行后,梅尔维尔终于回到了家乡。四年的海上经历大大丰富了梅尔维尔的见闻与思想,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因此他将这四年的航海生涯称之为他和同伴们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梅尔维尔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大法官的女儿伊丽莎白·肖走到了一起,并在纽约市定居,梅尔维尔在这里与他的家人过着他曾经渴望的安定生活。之后梅尔维尔又经过朋友的介绍,结识了纽约知识界一些自称为“年轻的美国人”的文学艺术家,他也因此有机会去听作家爱默生的演讲,接受了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的某些影响,这样的影响也为梅尔维尔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1850年的一个夏日,梅尔维尔的朋友带他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境内的碑山郊游,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因为梅尔维尔对浪漫主义文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两人就在这方面十分投机,从此两人结为好友,同年秋天,梅尔维尔遇到了与霍桑住的非常近的朋友莱诺克斯,并在朋友的“箭头农场”居住了十三年,在此期间,两位作家虽然因为各自埋头写作而相互拜访的不多,但彼此时常会以书信的方式交流学术上的问题,梅尔维尔在农场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写作,不仅创造出了他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收获了至真至纯的友谊。
不得不说,梅尔维尔的一生都是为了后来的创作而奠定基础,他早年的悲惨经历是他文学路上最好铺垫,人总是在处于绝境的时候才会爆发出自己都难以预想的力量,也是生活的绝境中梅尔维尔才发现自己不应该局限与眼前的世界,随之产生的航海想法更是改变了他的人生,因为航海的经历为他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奠定了他的写作思想,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学漫步——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作品:《白鲸》
在我国的文学领域里,有不少讴歌海洋的文学作品,而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作品《白鲸》,无疑是最伟大而精彩的一部著作。在梅尔维尔一生所创作的众多优秀作品中,他的代表作《白鲸》也确实是最让他骄傲的作品,不仅得到了众多文学家的认可,甚至还被英国作家毛姆认为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
在作品《白鲸》中,梅尔维尔将海洋的广阔与浩瀚、捕鲸生活的跌宕起伏,以及海员水手的豁达勇敢都活灵活现地融入文字里,他还在书中用了几乎四分之一多的篇幅,不厌其烦地讲述了捕鲸业的历史、捕鲸船的构造、捕鲸船上的各色人等,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鲸类学的百科全书,让当时的美国文学领域众多作家为之钦叹,这也是当时这部作品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
梅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与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大致相似,他们在文章中同样描写了海洋,描绘了在海洋上人与动物及自然的殊死搏斗,也刻画了壮观、宏大、震撼的场景,同时,在他们的文章中都延续了美国文学以往粗犷与彪悍的风格,与欧洲文学的精致、雕琢、唯美的文学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除此之外,作品《白鲸》还为读者塑造了人物亚哈船长与白鲸莫比·迪克这一对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矛盾体。小说《白鲸》对主人公亚哈船长的刻画,是以一个矛盾且多重的性格来进行描绘的,梅尔维尔赋予了主人公一个模糊、复杂的形象特征。主人公亚哈是一个行船经验非常丰富,并且敢于与世俗做斗争的船长,然而他为了替自己报仇,最终不顾他人利益,一意孤行导致了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因此这个形象特征说明了主人公亚哈船长是一个美与丑、善和恶同时存在的个体,这个个体使得人物形象得以真实化,也更加为小说增加了一大魅力。同样,梅尔维尔在小说《白鲸》里,对白鲸莫比·迪克的形象塑造也十分用心,白鲸莫比·迪克被梅尔维尔赋予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让它充当着自然界的酋长,自然而然与人类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令读者看到了在浩瀚的海洋,上演出的一幕人与自然、征服与反抗、报仇与毁灭的精彩剧情。
小说《白鲸》的主人公亚哈船长与白鲸莫比·迪克之间的冲突也展现了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恰好与梅尔维尔所生活的时代的大主题“征服和占有”相符合,梅尔维尔紧紧地抓住了这个主题,从而创作了作品《白鲸》。在作品《白鲸》中梅尔维尔还效仿了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的作品《哥伦布航海日志》,为读者设置了一段有趣的场景:亚哈船长一只手抓着护桅索,一只手高举着一枚西班牙金币,口中高喊着:“你们随便哪一个给我发现这条白鲸,就可以拿到这枚金币,朋友们。”这个场景不但体现了金钱所具有的无法抗拒的魔力,而且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们无穷无尽的欲望。
同时,在作品《白鲸》的整体结构中,梅尔维尔还为表述金钱的欲望专门设置了足够的叙述空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梅尔维尔几次采用中断叙述的方式,造成叙述的间隔,以便在这些间隔中插入大量的非叙述性文字,而这一堆堆插入的文字如同累赘一般,使这部作品显得臃肿而庞杂,然而作品《白鲸》臃肿与杂乱的结构,反而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具有知识的含量、历史的厚度,称作品《白鲸》为捕鲸方面的百科全书。因此在梅尔维尔的心目中,臃肿庞杂的非叙述性文字与小说中的叙述性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白鲸》这部小说具有典型的莎士比亚戏剧的特色,有人将白鲸看作是原始的自然力,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命运的象征,而在这部作品里,有读者认为主人公亚哈是一个恶魔,置船员生死于不顾,也有读者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早期的读者可以从作品《白鲸》中,看出梅尔维尔不满生活重重的束缚展现出了叛逆精神,而后来的评论家则从作品《白鲸》中看出梅尔维尔的伟大想象力,对于这部作品,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