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旅

文学之旅

2021-04-06    30'56''

主播: 凯院TV

182 4

介绍: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走过了一百零一个春秋,见证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始终怀揣着青春般的激情与赤子之心,他便是我国当代文坛巨匠--巴金。巴金是封建家庭走出来的先进青年,也是充满爱与温情的文学先锋,他不仅在激流中谱写着爱情曲,还在寒夜里撰写着随想录。巴金的一生笔耕不辍,荣誉无数,但他却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认为自己的写作不是因为有才华,而是因为他对祖国和人民拥有着无限的热爱。 巴金在浩瀚的文字中让读者感悟到了生命的完整人格与高尚的心灵,直到晚年,他仍在无情地解剖与审视自我。那么,在本期的《文学之旅》栏目中,我们将与您一起走进我国当代文坛巨匠巴金沧桑与青春、厚重与清澈等诸多因素和谐地统一于一身,让他为文学与生命作出了丰富注解的人生故事。 巴金的人生经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的大官僚家庭里,整个家族有长辈二十多人,兄弟姐妹三十多人,巴金在家中排行第五。幼时,他的父亲被派遣到四川省北部出任地方知县,巴金也跟随着父母到那里生活,在那里,五岁的巴金便已经开始去私塾上学。但没过多久,他的父亲辞去官职,一家人又回到了老家成都。在父母的允许下,巴金常常与家里的仆人一起玩耍,从这些人中,他学到了近乎于原始的正义信仰与直爽的性格。 但事世总是无常的,在还只知道向父母撒娇的年纪,巴金的母亲就因为生病离开了他,此后巴金便感受到了没有母亲的孩子的悲哀,然而在巴金的一生中,母亲“爱一切人”的教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母亲离开后的第三年父亲也辞别离去,父母的离开给巴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也成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激变。 父母的离去以及家庭的分散,使巴金感到了孤独,为了转移这份孤独,他在闲暇时便会看一些古典小说,在书中巴金慢慢的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在阅读的同时巴金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英文,并且,他还向曾在日本留学的叔叔学习日语。之后,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巴金还进入了成都外国语学校继续学习。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种广泛传播的主义与思潮,为巴金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打开了巴金的心扉。为了追求自由,巴金离开闭塞的四川来到上海、南京求学,之后奔赴法国留学,在这期间,巴金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 在民国诸多文人的感情中,巴金与妻子萧珊的感情最为独特,两人因文学而相识,又因文学而相爱,最终相伴度过余生。巴金在文学写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真正让他感受到人间值得的,还是他和萧珊的爱情。 1936年,巴金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家》,书籍得到发表后,立刻引起了文坛的轰动,而巴金的名字也逐渐出现在一代年轻人的眼里。他每天都能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而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在信里面只有一张女孩子的照片,一时间,巴金对女孩产生了兴趣,在书信来往中他们成为了笔友。 当巴金与女孩经过了半年的来信后,女孩提议见面面谈。于是在上海,巴金与这个通信了半年的好友见面了,这个人便是巴金后来的妻子萧珊,两个人见面后相谈甚欢,在之后的交往中他们逐渐产生了对彼此的爱意。 就在两人还沉浸在甜蜜的恋爱中时,抗日战争爆发了,萧珊选择与巴金一起逃难,在一起颠簸流离的日子中,他们的感情也愈加炽热,于是他们放下了所有的羁绊结为了夫妻,即使在结婚的时候,连一个像样的新房都没有,但对于他们来说能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运。 抗战胜利后,巴金与萧珊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到上海居住。为了维持生活,巴金主要从事翻译、编辑与出版工作,即使生活条件贫苦,但一家人依然生活得其乐融融。然而不幸的是文革开始了,巴金受到了批判,他被关进了当时的“牛棚”里,每当巴金受训回来,看到萧珊面带笑容的等待时,巴金便觉得一切都值得,在那个黑暗的日子里,萧珊给了他最大的安慰。 在两人感叹艰辛的生活中还有彼此的陪伴时,萧珊却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巴金,面对爱妻的离世,巴金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面容憔悴,头发也变得稀疏。可最令巴金痛苦的是,他在三年后才拿到了妻子的遗物。 此后的日子里,每当深夜入眠时,巴金就会将萧珊的遗物放在自己的枕边,巴金对萧珊最后的深情,便是守着她的遗物度过余生。当所有的人都在称赞巴金的作品时,却很少有人看到,在夕阳下这位老人佝偻的腰和蹒跚的脚步。 晚年时期,巴金逐渐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于是他便给家人留下了遗言,他希望等他离开后,他的家人能够将他与妻子一同埋葬于大海,让他们重新回归彼此的怀抱。2005年,在新世纪中,高龄一百零一岁的巴金带着对妻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 巴金穿越了一个世纪,见证了世界沧桑百年,在磨难中刻画着历史巨变,让自己平凡的生命变得愈加厚重。巴金在字里行间中燃烧的激情,点亮了读者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了读者心灵的大门,他贯穿在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与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巴金的作品:《随想录》 《随想录》是巴金在晚年时期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对文学世界与当代社会以及人类的思想启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随想录》冲击并且动摇了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固守的封建传统思想,启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意义,批判与揭露了文革时期的所作所为,对那段黑暗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巴金在八年的时间里写下了众多的随笔,被收录到他的作品《随想录》中,这部书籍被读者形容为,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了文革的“博物馆”,也是一部力透纸背、能够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在作品中,巴金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他对历史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质朴而直白地讲述了出来。 作品《随想录》是巴金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作为素材,倾心创作完成,巴金在作品中描写了他痛苦的回忆、深刻的反思,因此作品《随想录》被称为是“讲真话的大书”与“悲壮的书”。它既是巴金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探索人生经验的记录,也是巴金饱含着血泪的真话,它充分的展示了巴金真诚的人格力量与散文艺术的魅力。 在作品《随想录》中,巴金都会在每篇文章中留下那个昏暗、动乱年代的真实烙印,从字里行间强烈的表现出了他被命运捉弄、理想破灭的痛苦,同时也流露出巴金对过去历史和当今现实的忧患意识,所以《随想录》被称为是一部悲剧时代的记录。 作品《随想录》同时又是一部“忏悔录”,巴金带着人生旅途中跋涉的疲惫,怀着善良的心灵以及幻灭与失落的复杂情绪,对过去发生的社会人生惨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对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困惑作出深沉的思考与回答,而这些探索与思考,在作品《随想录》中直接转化成为了一种认真的自我解剖与感悟,表现了巴金清醒与冷静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作品《随想录》还表达了巴金对亡亲故友的怀念,巴金怀着对妻子与好友的怀念,创作出了二十余篇悼亡之作,流露出了一种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在作品中《怀念萧珊》等篇章,都写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寄托了巴金对爱妻萧珊的一片真挚深情,也表达出了无尽的哀思与遗憾。 除此之外,作品《随想录》还是中外人民友谊的颂歌,重返文坛的巴金,又焕发青春飞渡重洋,寻觅自己成长的足迹,他探亲访友,与其他国家交流文化,为增进两国友谊、促进世界和平竭尽余力。在作品中,《再访巴黎》等系列文章记载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情谊,也记录着巴金旧地重访的无限感慨。这种国际人民的真挚友谊曾给巴金以“两倍的勇气与力量”进行创作,也令巴金老泪纵横,如同春天的细雨浇灌了老人干枯的心灵。 真诚是巴金高尚的人格,也是他创作的灵魂,他的作品不注重雕饰,任凭自然,重视心灵的写实与精神世界的表达。不说假话便是巴金的创作原则,他所追求的是能更明白、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巴金觉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与自然,也是无技巧的创作。所以在作品《随想录》中,巴金用真诚的写作,坦白无私的自剖,以及不饰自精的文字,为当代文学留下了继往开来的一页。 情感的澶泄和飞奔,是作品《随想录》的一个明显特征,也是巴金散文创作的特点,翻开《随想录》,每篇文章都是巴金禁锢十年之久的情感渲泄,如开了闸的大潮,滔滔不绝。在文章中巴金尽情的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与忧伤,怒火满腔,情丝万缕。而巴金正是用这炽热的情感和自己谬痛的人生经历熔铸出《随想录》的鸿篇巨幅,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打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 巴金是从探索人生走向文学道路的,他的作品始终把人生与艺术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人生即艺术,艺术即人生的独特风格。而作品《随想录》也是如此,它既是巴金人生探索的结晶,也是散文艺术的宝库。 在文学作品里真诚与真实最能让读者与作者接近,无论隔代多远或身份差异多大,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者总能解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完《随想录》,油然而生的代入感使读者感受到了与巴金这位老者灵魂的接近,仿佛看到了一位历经岁月、饱食困苦的老人在哭泣。
上一期: 综合视点
下一期: 体坛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