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旅

文学之旅

2021-04-13    31'25''

主播: 凯院TV

248 2

介绍:
在我国最艰难的一段岁月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有着不屈的精神,用手中的笔写出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如众所周知的鲁迅、老舍等,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笔下却打开了我国的漫画世界,他便是被誉为我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翻译家——丰子恺。 看丰子恺的漫画,看到了他内心洋溢着淡泊与童趣,而在丰子恺的散文中,他将生活平淡又不失趣味的小事情娓娓道来,如絮语轻声用平淡豁达的况意,悠悠的道出了与世无争的温厚、无所不爱的旷达和温柔于世的一生。那么,在今天的《文学之旅》栏目中我们将与您共同走进丰子恺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丰子恺的人生经历 丰子恺,原名丰润,清朝光绪年间出生于浙江省,丰子恺的父亲丰璜擅长写诗文,还曾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在父亲的影响下,丰子恺从小便受到了书香的熏陶。他还有六个姐姐,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子,所以丰子恺从小便受到了家人的宠爱,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而这种温情不仅跟随了他一生,还浸透在他的性格里,散发在他的笔下,变成了平易的文字与纯仁的画风。 幼时的丰子恺便已经跟着父亲学习《三字经》等知识,也学父亲在中秋之夜饮酒吃蟹赏月的名士风度。遗憾的是,九岁时,丰子恺的父亲便离开了他,之后母亲把他送到了另外一个私塾继续就读,一直到十二岁,丰子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而这六年的熏陶,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我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温文敏感以及从容和善的气质。 为顺应革命风潮,当地建立起了新式学堂,在这里,丰子恺剪掉了辫子,跟随老师一起学习。新学堂开设了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音乐课,音符的震撼力使丰子恺深受感染,而小学的学习经历也成为他后来钻研音乐的发端。 之后,丰子恺考入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当时江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这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与夏丏尊。李叔同给予了丰子恺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加上夏丐尊为丰子恺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与从事文学翻译的功力,使得丰子恺在文学、绘画与音乐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天地。 师范毕业后,丰子恺与同学在上海的一座旧房子里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教授图画、音乐等多种课程的艺术师范类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同时,丰子恺还组织了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社团中华美育会,并创建了《美育》杂志。在投身艺术教育的同时,他还自觉地探索着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 1921年,受到日本漫画热潮的吸引,丰子恺来到了日本。在一个旧书摊上,他发现了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画集,清新脱俗的简笔画一下子吸引了他,而且诗画相融的风格也引起了他观念和情感上的极大共鸣。那些画被丰子恺称为“无声之诗”,被日本画家深深触动的丰子恺,不满一味的模仿古人,他把古代的诗趣融入现代的生活,从此,被人忽视的生活乐趣常常出现在丰子恺的笔下。 很快丰子恺的第一幅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发表在杂志上,简单的画面被寥寥数笔画出,丰子恺扎实的写生基础和概括能力,丰厚的文学素养以及细致的人生体验,都在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一种具有中国“温柔敦厚”文化气息的漫画产生了。 作品的发表使丰子恺开始被人们熟知,由此,他被邀请为杂志《文学周刊》创作插图漫画,并冠以“子恺漫画”的名字发表,还出版了第一本画集《子恺漫画》。漫画也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但只是昙花一现,直到丰子恺的漫画问世,“漫画”一词才被我国广泛使用,而漫画这种画种也才开始在我国流传开来。 抗战期间,丰子恺为了躲避战争,带着家人辞别故乡,辗转于多个地方。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战争的惨状深深地触动了他。于是,他创作了“抗战漫画”,以此来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对侵略者的痛恨。在抗战的岁月里,丰子恺用漫画独特的方式表达着爱国的情怀与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抗战结束时,丰子恺回到了故乡,但人物两非与旧梦难寻使得他十分难过,于是,他离开了故乡来到杭州。建国后,丰子恺又来到了上海,并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服务而工作。这时他的漫画以歌颂为主,而散文也平添了许多喜悦。 不幸的是,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丰子恺也没能逃过文革的厄运,但即使遭受着迫害,他仍然在暗中继续写作、绘画与翻译。晚年,感到时日不多的丰子恺回到故乡探访,最终了却了回故乡探望宿愿的丰子恺在上海离开了人世,也离开了他所喜爱的艺术工作。 丰子恺离开后的第十年,后代在他的故乡重建了缘缘堂,同时建立起来的还有人们对他的无限敬意和怀念。他被称为是20世纪我国艺坛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级人物与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丰子恺经由自己的阅历,笔下展现了丰富的人生百态。 丰子恺的作品:《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被世人称为现代漫画的开路先锋,被冠上了漫画家的称号,而他的散文却被放在了第二位。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涉足多领域的艺术全才,除了漫画,散文创作在他人生的艺术创作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他的散文描写的是每一个小人物用心经营的生活常态,他的笔下总是在不经意中描绘出了生活的那些温馨,即使笼罩着淡淡的哀婉,却从不悲伤。 作品《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书籍,也是原汁原味地再现了丰子恺生活的随笔性文章。在文章中,丰子恺取材于现实生活,对一些轻微琐屑的事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经历的所见所想,所以,读者称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散文的精髓。 丰子恺以他清新、睿智与温润的笔调以及对人间情味的独特体悟,所写的散文随笔,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因此《缘缘堂随笔》成为了丰子恺散文随笔风格的代名词。《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文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散文的影响下,后来他创作的多数散文随笔,也大都以“缘缘堂随笔”的形式出现。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是一部一代又一代读者百读不厌的散文随笔,丰子恺用幽默、轻松与自然的语言,具体描写了在缘缘堂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与家庭生活,让读者体验了一段轻松的心灵旅程,而且在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丰子恺对各种事物不同角度的评价,使人耳目一新,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与思想令读者对普通的事物与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丰子恺的散文,能让读者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深刻地体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与人道主义的关怀。他在作品《缘缘堂随笔》的序言《渐》中感慨到:“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因为它变更是渐进的,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让读者读出了禅的味道。 在作品《缘缘堂随笔》中的不少篇章是描写了丰子恺故乡浙西的风情,了解丰子恺便会知道缘缘堂,它不仅是丰子恺曾经居住过的房屋,还是他创作的见证者与阐释者。丰子恺用赚来的稿费在故乡建造了缘缘堂,在这里安宁舒适的生活,使得丰子恺的创作大丰收,五年的时间,他便出版了多部散文集,而他的散文集便冠以《缘缘堂随笔》出版,所以丰子恺对缘缘堂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战争期间缘缘堂不幸被毁于日军的炮火之中。 丰子恺在故乡石门湾生活了十多个春秋,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作品《缘缘堂随笔》中还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倍感亲切。 丰子恺的随笔散文清朴恬静、自然率真,文章内容写的虽然大多数是身边的琐事,但他重视作品“小中见大”、“弦外余音”,所以在字里行间往往流露出了诗情画意,又包含着人生的哲理,历来为读者喜爱。 然而总有些东西,普通平凡,属于小人物的柴米油盐,却也包含着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与人间淡淡的温情。在作品《缘缘堂随笔》中,丰子恺所要展现的便是这样的温情与美好,他描绘出了感动于自己平凡的生活。作品《缘缘堂随笔》中,不管书写的是亲情友情,还是四季景致与社会生活等,丰子恺都在文中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点墨成金。 作品《缘缘堂随笔》是一部清清爽爽,具有可读性的文章,丰子恺的作品可以反复的品读,在他的书中,书内可能毫无大道理,却也不会过时。一位广博的学者、一位真切的彻悟者——丰子恺,不仅能用简洁白描般的漫画引人深思,而他的作品《缘缘堂随笔》更是令读者掩卷漫思、受益良多。被世人喻为“一生童真,一生有趣”的集画家、文学家等于一身的民国老人丰子恺,一位具有人情味的智慧哲人,用他的笔触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宝。
上一期: 音乐城堡之新歌速递
下一期: 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