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是湖北作家中的良师益友,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他在从事文学创作的七十三年里,始终坚持着为人民写作,为时代高歌,他紧紧的将个人的文学创作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创作中辛勤耕耘、孜孜以求,他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碧野。
有人说,碧野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与光明的一生,他不仅对祖国与文学事业充满着无限热爱,还积极投身于我国的现代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为小说家与散文家,碧野长期深入群众生活,用他细腻的笔触记录着最普通的事物,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的优秀作品。那么,在今天的《文学之旅》栏目中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著名作家碧野,品读他的人生故事。
碧野的人生经历
碧野,原名黄潮洋,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因为家庭条件困难,所以幼时的他生活得十分贫苦,从小学到高中都是靠着老师的资助,才得以维持学业。可惜由于碧野在潮州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所以他受到了社会的迫害,被迫离开家乡逃亡到了北京。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的碧野,依靠着在北京读书的同学薛汕接济,才能勉强生活。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碧野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汲取,他一边到大学旁听,一边在图书馆自修。在这时,碧野开始了文学创作,很快,他的第一篇作品《窑工》得以发表,并且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自此碧野坚定了走文学之路的信念。此后他又发表了《山野的故事》等系列作品,还加入了北平作家协会与浪花社等组织。
抗战爆发后,碧野随着流亡的学生来到了华北,参加了游击队与中原农村巡回演剧队。在颠簸流离的岁月中,他仍然坚持着创作,1938年他在武汉出版了《北方的原野》与《在北线》等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在成都担任了莽原出版社的总编辑与文协成都分会理事。在兼顾自身发展的同时,碧野也不忘记将视野投向那些底层深处的孩子们,他还来到重庆等多个地方,在中学任职教师,教授孩子们知识。
抗战结束初期,碧野为了创作战争体裁的小说,他冒着枪林弹雨去了朝鲜战场,在战场上,他看见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惨状,他还采访了我国前往朝鲜的志愿军,由此构思并创作了许多反映我军被俘战士在美国集中营生活与斗争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碧野以作家特有的社会使命感与思想敏锐性,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先后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访遍江汉平原、湘西等多个地方,根据他的经历感受创作了《血肉相连》等一批优秀的作品。
1961年,正是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碧野从乌鲁木齐回到了北京,再从北京搬家来到武汉,并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碧野在武汉定居下来后,他便主动要求,自己一个人去丹江口的水利枢纽建设工地体验生活。在那里,碧野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一起工作,过着“头顶油毛毡,脚踏黄土山,喝着泥巴水,睡在荒沙滩”的生活。闲暇时刻,碧野还将工人劳作的场景记录下来,并写下了长篇小说《丹凤朝阳》。
可惜创作还没有完成,文革就开始了,与大多数文学家一样,碧野也受到了社会的压迫。他的四根肋骨被打断,身体无法再支撑他进行创作,于是,他的作品《丹凤朝阳》也因此被搁浅。1977年,碧野回到了丹江口,而他也重新创作了长篇小说《丹凤朝阳》。因为在丹江口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碧野对江汉平原很熟悉,他曾在文章中这样描绘江汉平原的美丽画卷:“春种秋收,水稻金黄,麦浪滔滔,棉花过头,瓜菜清香”,碧野便是用这些独特的字词,感悟着荆楚大地。
而在1970年时,五十岁的碧野与妻子不幸的被下放到了仙桃毛场插队落户,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但是对于碧野来说,这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他利用这段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即使在当地,农民不知道这是著名的作家碧野,只是称呼他为“黄家老头”,孩子们则叫他“黄爹”,但对碧野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至今,在仙桃毛场地区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歇后语:“黄家老头买皮蛋——不找钱”。因为有一次碧野在赶集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老婆婆提着一篮子的皮蛋卖,可是老婆婆半天都卖不出去,碧野看着心酸,就给了老婆婆一张十元的纸币,把皮蛋全部卖了。老婆婆没钱找,他便不要找钱了,提起皮蛋就走,因此流传下了这个有趣的歇后语。
晚年时期,虽然领着高额的工资,但碧野十分节俭,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他也不舍得买一个西瓜,但就是这样一位对自己十分苛刻的老人,对周围的人却非常慷慨。碧野在住院时听说扫地的师傅家里很困难,就悄悄给他几百元钱,武汉一家报社的老记者由于资金困难无法出书,于是碧野就用自己的津贴资助他。
2008年,碧野由于身体原因住进了武大中南医院,最终医治无效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事业与世界,碧野离开的这一年恰好也是我国汶川不幸发生大地震的一年,在临终前,碧野还嘱托他的女儿一定要把捐款送到灾区,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朴实的老人,他的儿时经历了众多苦难,所以他竭尽全力帮扶着那些困难中的人们。
碧野的作品:《天山景物记》
碧野的一生创作了小说、散文等众多著作,因此他被称为是一位天才与勤奋兼具的作家,特别是散文创作方面,他以独特的风格,在我国现、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其中,他的散文作品《天山景物记》被翻译成英文、日文等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
散文《天山景物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状物散文,被选入了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在散文中,碧野通过记叙游览了天山的见闻,热情歌颂了祖国西北边疆的富饶美丽,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与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碧野曾在新疆生活过一段时间,在那里的见闻,令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西北边疆的甜蜜与沉醉之情,正因为如此,情在心中便有话语要倾吐,所以碧野一动笔,就如同骏马奔驰,再也勒不住,散文《天山景物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散文《天山景物记》中,碧野的笔触深入到了天山景物的各个方面,有巨大的雪峰,冲激的溪流,翠绿的原始森林,还有迷人的夏季牧场等。在碧野的笔下,这些景物荟萃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山景物的壮丽画卷。
在创作时,碧野采用的材料如同信手拈来一般,但实际上却是经过他多重的艺术加工与提炼,却又丝毫没有人工斧削的痕迹。碧野对于天山景物的描写十分逼真,他非常熟悉这些美丽的景色,因为碧野了解这些景物,并把握住了它们的特点,因而他的文章富有地方色彩,他所描绘出来的景物惟妙惟肖,这正是碧野艺术手腕高明的地方。
碧野在创作时,运用了形象思维来描绘景象,这也正是散文《天山景物记》的特点。在文章中,碧野使用恰当的比喻,使得文章写景富有形象性与可观性,比如在文章中,他描绘了戈壁、雪峰等险峻景物,给人以一种粗犷巨大的崇高美,而柔和的山形、华丽耀眼绚烂的野花,又给人一种春光无限的优美,两种不同的美互相联系、互相映照,最后美到了读者心里。
辩证思维运用于写景也是散文《天山景物记》的显著特点,碧野辨证思维的运用首先表现在以静衬动、以物衬人的写作方式上。比如他在文章中写到:“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出哪里是云头哪里是牧群”,在这句话中,牧群加浓了云意,难以分辨出“云头”与“牧群”,然而由于思维的辨证,却使读者辨别出了诗一般的意境,这种辩证思维的描写浸透着思维之美。
辨证思维的运用还表现在,绘画式的背景烘托上,我国古代诗人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然而,在碧野的文章中也有画。画家绘画擅长运用背景来烘托景物,而碧野写景更是精湛于此。在散文《天山景物记》中,雪峰被碧野描绘为“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背景既是主体景的“舞台”,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多维的综合体与奇特的绘画效果。
在散文创作中,如果文章写景重视观察点,或移步换景、定景换点,便会造成文章呆板的现象。但是碧野在创作散文《天山景物记》时,他的意识思维摆脱呆板的现象,他还对观察点的处理采用了意识流思维的方法,随心所欲地运用肉眼与心灵之眼,避免了文章的老套与呆板。
总之,由于意识流思维和辨证思维方法的运用,碧野突破了移步换景与定景换点的局限,或在山上或在天上,或仰视或俯视,目光随意变幻,写景摆脱了单一呆板的弊端,使得景趣横生,使读者看到了精彩纷呈的天山特景。
在散文《天山景物记》中,碧野介绍了新疆天山的丰富物产与异彩奇情的景物,歌颂了边疆人民的新面貌,将人物心灵的刻画与景色描绘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个云深雾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在他的文章中不论是描写山光水色,还是展示建设大业,他的文字总是格调高昂、春光明媚,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