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泰然晨读”的宗旨是“传承经典、领悟大道、比肩圣贤”!本次《道德经》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马老师的《周易正宗》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一位是文化的巨擘,一位是禅宗大德,跨越时空,交相辉映,一场文化的盛宴,您准备好了吗?
《道德经》第49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ī xī )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马老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心思,把老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善良的人我待他善良,不善良的人我也待他善良,最后得到天下的善良。诚信的人我待他诚信,不诚信的人我也用诚信对待他,最后得到天下的诚信。圣人在天下,不显露自己的心愿,总是要把天下人的心愿浑然一体作为自己的心愿。百姓都注视着他,圣人把百姓当成孩子看待!
【憨山译文】此言圣人不言之教,无心成化,故无不可教之人也。常者,一定不移之意。谓圣人之心,至虚无我。以至诚待物,曾无一定之心。但以百姓之心为心耳。以圣人复乎性善,而见人性皆善。故善者固已善之,即不善者亦以善遇之。彼虽不善,因我以善遇之。彼将因我之德所感,亦化之而为善矣。故曰德善。以圣人至诚待物,而见人性皆诚。故信者固已信之,即不信者亦以信待之。彼虽不信,因我以信遇之。彼将因我之德所感,亦化之而为信矣。故曰德信。以天下人心不古,日趋于浇薄。圣人处其厚而不处其薄,汲汲为天下浑厚其心。惵惵,犹汲汲也。百姓皆注其耳目者,谓注目而视,倾耳而听,司其是非之昭昭。圣人示之以不识不知,无是无非,浑然不见有善恶之迹,一皆以淳厚之德而遇之,若婴孩而已。故曰皆孩之。若以婴孩待天下之人,则无一人可责其过者。圣人之心如此,所以不言而信,无为而化,则天下无不可教之人矣。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续貂之语】本章从生命的高纬度上面阐述了道之用!圣人没有固定的发心,没有“意必固我”,没有了我相,没有了自己的欲望,为百姓的生存安心!这也和后来佛教经常讲述的“大乘发心”异曲同工!善良的人,圣人会善待她;不善良之辈,同样会善待,这才能叫善!诚信的人和不诚信的人,我都已诚信知心对待他,才能叫诚信!得道的君子的心处在隐蔽的状态,不轻易显露,天下的百姓都愿意为他效劳,圣人对待寻常百姓象慈父观望自己的孩子一样。古代的君子有“为天地立心,为百姓司命”的抱负,得道的君子看待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困苦来自不明大道,妄动而为的结果,从生命的高维度,自然充满着关爱和怜悯,这里的“孩”做动词讲,形象生动,妙笔点睛,有小孩的朋友自然心通意解!本章为大家清晰准确的描述了“得道”会提升生命的能量,我们红尘的朋友不要被尘劳所遮蔽,升起一颗道心,是无量的功德!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社会都是一件极其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