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晨读56-《道德经》55

泰然晨读56-《道德经》55

2016-08-05    04'39''

主播: 泰然国学社

67 4

介绍:
我们“泰然晨读”的宗旨是“传承经典、领悟大道、比肩圣贤”!本次《道德经》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马老师的《周易正宗》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一位是文化的巨擘,一位是禅宗大德,跨越时空,交相辉映,一场文化的盛宴,您准备好了吗? 《道德经》第55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马老译文】怀有深厚的德性,就如同婴儿一样,毒虫不咬,猛兽不朴,猛禽不抓。 骨弱筋柔,小手却能攥得很紧;不懂得男女X交,小鸡J却挺的很硬,这是精气最为 完足的表现。整天哭叫,嗓子却不沙哑,这是元气最为冲和的表现。知道元气的冲和 叫作守住正常的道,知道守住正常的道叫作清明。人为地补益生命叫作灾殃,用心神 去支使元气叫作僵强。事物达到壮盛就会衰老,这种做法叫作不道,不道就会早死。 【续貂之语】本章描述的入道深厚之君子与身外环境融为一体之妙!《道德经》的“德”篇,描述的是得道后的种种玄妙。得道的君子,会被大道护佑,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毒虫、猛兽、攫鸟”的环境,都不会受到伤害!这种境界,非我们常人能够经历的。在古圣先贤的传记中,确实是存在的,得道的大德很多与猛兽为友;那个时候的自然环境不象今天这般模样,那个时候到处是树林灌木,野草丛生,置身那个环境,我们自然会体会道老子所言不虚!得道的君子,利养天下,不为万物为敌,自然万物不会侵害他。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如何做到不败?这是每个商业人士考虑的问题,只有掌握核心竞争力,你的竞争力涵盖的范围,决定了你生意的宽度和高度,每一位伙伴体会!“至精、至和”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吧!后面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懂得阴阳和合才是入道,知道道了才是开启智慧;“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你能利益众生,众生才不会相害,才是吉祥的征兆;“心使气”所讲有点像今天的情绪化管理,更指向情绪的根本,有什么养的情绪,就会有什么样的呼吸;有什么样的呼吸,同样早就什么样的情绪,这是东方的智慧,也是上古先贤留给后世子孙的瑰宝,有兴趣的伙伴可以从这个法门深入!“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一个物体成型壮大了,也就接近了衰落的开始,是有道者不处的;万物始生,一定是肉的,弱的。守弱才是强大的开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异曲同工,一物两表,各位朋友细细体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