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抒怀
作者:诗意人生
主播:莹秋
时序催逼,越来越觉得光阴紧迫,仿佛许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细想,许多文字还没有顾得上揣摩,这匆匆的一日,甚至是一季,就这么悄然地离席。
昨日,有友儿分享一个微信小程序,那赫然悬于扉页上的“立冬”二字,让我不由得心头一惊:“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终于,一切繁喧,又都将归于平静。
行走在红尘中,突然觉得,丢失的不仅仅是几度风雨,几场飞花,还有那抹曾经清纯如水的情怀,无忧无虑的心绪。
那时候,眼前的风物,都是美好的,皆写满了史诗般的韵味。饿了,爬上堂屋门左手边的一扇,抓着黑得发亮的门环,用力去够挂在梁上的馒头;渴了,一个猛子跳到一米多高的缸沿上,拿了马勺,伸直了胳膊去里面舀水……
那时候的时光,就像奶奶口中的故事,没有头绪,却经得起消磨。除了上学,我们乡野的孩子多是像鸡鸭鹅一样散养的。村子不大,只要有两三个孩子一聚,站在街巷里大声一喊,不出几分钟,其他孩子必会蜂拥而至。
那时候,玩儿就是玩儿,从来没有杞人忧天地多想过其他的事情,所以,也更投入,更忘我。尤其是傍晚时候,夜幕覆盖下的小村庄,禅寂而热闹。那些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在淡然的月影下此起彼伏,像元宵节燃放的长尾巴烟花,尽处,总有一声回响。
而如今,思绪里却时常不自觉地滋生出一种“天凉好个秋”的哀伤。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地畅谈梦想;再也不能如儿时那样,将每一个季节都过成了绵密的诗行。花开花落,燕去燕往,留给岁月的,似乎只剩下了无奈的惆怅。
我们抓不住早已逝去的光阴,甚至也对眼前的光阴也不能把握,眼睁睁地看着它从眉宇间划去,却束手无策。
上学的时候,学习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变色龙》,还生生地为那个被誉做“变色龙”的人不知笑过多少次。可是,如今人到中年,活过许多无法逃避的尘世冷暖,突然发现,周围的人,谁不是像蜥蜴一样地活着?
我们努力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努力地去与身边的人和事和解,可时常还是会显得不合时宜,摇摇欲坠地攀附在岁月的边缘。
前几天,搭乘同事的顺风车,途中一句不经意的说笑,宛如珍珠落入了碧潭,荡起了漾漾涟漪。同事笑言:“现在猪肉价格涨得这么厉害,都不吃了。这都不吃了,也就不显得我们穷了!”是啊,当周围的人都放慢了脚步,我们自己也就不觉得那么紧迫了。
而冬,就是这样一个慢的季节,不急不躁,不妖不艳,以生命最缄默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孕育着春的风采——
立冬,乃冬之始。花、树、草,还有那些贪恋热闹的飞蝇蠕虫,都将进入不争不吵的冬眠。在漫漫长夜,养精蓄锐,静心等待一季属于春的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