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作者:冰雪人 朗读:莹丽亿番洛瓦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作者:冰雪人 朗读:莹丽亿番洛瓦

2020-06-26    10'33''

主播: 莹丽亿番洛瓦

429 3

介绍:
不知何时起,琐碎和辛苦,占据了我们的日常,让人无心去体验日之光、月之影、花之香的趣味;更是少了观书之欣喜、赏石之孤倨、理草之悠然的雅致。很多时候,我们皆是在喧嚣、忙碌中为生计而奔波,为无依的心找一个宁静的归宿,难道这就是生活应有的状态吗? 每每回想,我与诗词的相守,已是有好些年头了。从最早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再到“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那一句句、一段段,皆化成了一个个灵动的音符,时常于我的心尖萦绕。 近日,虽不常提笔,却也总无法割舍,终是落了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 悉心静养、沉思数日之后,我远离了纷繁俗事,又来到了心仪的古诗词世界。此时,正逢雨季。 回首,才发觉流年的昨夜与今晨,已是云水间相隔、迷蒙中相望了。也许人生就是一场在路上的不停跋涉,沿途的风景只是过眼云烟,偶有可供小憩的驿站,当自是无理由不珍惜的了。 自由独处的日子里,幸有诗词相伴、鸟语虫鸣悦耳。当夏日灼热气息迎面而来,便是有着“手倦抛书午梦长”的悠然情态和倦懒风雅。有时不禁会想:我是从唐宋穿越而来的吗?脑海中满是平平仄仄,兼有着词的柔情和诗的豪迈。 近日晨起,每每收到你带清香的问候,自然又唤醒了我爱美、向美的灵魂,好似鹅羽轻轻拨开了眼前的浮云和时空的荫翳,夕阳下那落寞的背影又渐渐振作了起来。 记得友人曾问我:为什么会喜欢上古典诗词?我亦是常常自问,是因那平仄节奏的韵律美、还是字里行间的那份深情?细细想来,这份感觉甚是特别,应该比喜欢多一些,又比痴迷浅一点,恰切的说,应该是深爱吧。人一生的兴趣爱好,当是有很多的,但是于我,深爱着的,当属诗词了。 此间,我曾欣赏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灿烂;感受过“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清爽;轻嗅过“空山新雨后”的气息;沉醉过“独钓寒江雪”的空寂。此中亦是深藏着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的雅趣。我偶尔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你无意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此番心境,诚如先人所言:“得趣不在多,烟霞具足;会景不在远,风月自赊”。 诗词给我的感受,婉顺时,如丝竹萦耳;飘忽时,若明月浴身;激越时,似江涌海腾;沉静时,又若平水阔天。无论其朴实温厚,还是慷慨谦卑,皆有股 自然的力量,让飘泊的心舟,有岸可依。任它往事飘浮远去,我知故人自会归来。 吟诗诵词,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是一种助人回归内心的媒介。曾几何时,多少情谊,几多心绪,尽付于一阕词、一首诗中。开心时我会高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忧伤时会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日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夏天听“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秋霜节能领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烂,冬寒季可欣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 红尘众生,各安其事,各有其缘,何以相守,如何托付。这些年,我自是凭借对古诗词的执着信念,缓缓走过的。诗词于我,有着茶的明净清澈、云的飘逸淡然、画的生动闲远;又似洒在花瓣上的露珠,晨曦透过,折射出静谧的旋律,清新气息从中散出,可浸润红尘的浮躁,引人抵达天之涯、水之湄,触摸一种真实的纯美。 那填词作诗的漫漫旅程,更是带着我“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忍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才收获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人世风光纵有千般,我眼中却唯有古诗词的身影,红笺上深留着漫行的足迹。夜已深,花也睡去,我亦于平仄中安眠,轻依好梦,可谓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份相守的深情沉稳委婉,经得起流年的消逝,岁月的打磨,蕴藏着无尽的时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