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时间如白驹过隙,于日出日落中匆忙着岁月的脚步。
烈日还在炙烤,热风还在肆虐,暑气还在蒸腾;可是,大野里的高粱已是火火地红,玉米已是喷喷地香,篱落间的豆花已是灿灿地开……那些活色生香的景致,确是秋丰收的模样了。
这个时令,苞谷就吐出细长绵柔的玉米须,黄的、白的、黑的、棕色的……把原野里翠碧的青纱帐,晕染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雄浑的画。“闹秋”,就在玉米的清香里,沸沸扬扬,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闹秋,闹就闹个秋天忙忙碌碌的丰收,泼彩流金的写意,返璞归真的童趣,一咬甘蔬的清凉 。
秋闹的起始是“助秋” 。玉米甫熟,农人们秋收互助就忙碌起来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小孩,手提着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掰玉米。一株玉米,往往要掰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头茬先掰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二茬、三茬再去掰;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
接着就是“晒秋”。农人们总喜欢把玉米一身金黄,或全副银装,于炎炎的烈日下暴晒,玉米的香味,便浸染着阳光的味道,洇漫着浅秋最幸福的滋味。那一片片纯粹的金黄,那一垄垄炫目的银白,沐浴着秋阳烈烈地照耀。光芒射处,流金泻玉,呼吸间是沁入心脾的芳香。
篁岭晒秋,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留影。
馋嘴的孩子们,更在乎欲熟未熟玉米的香甜。他们会把嫩包谷穗掰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成就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捡拾柴禾,加火燃烧。转眼间,一全窑的包谷业已熟透,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孩子们边嚼着棒槌,边嬉闹在陌上垄头,欢笑着、奔跑着,轻盈如一只只临风起舞的蝴蝶。
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便是“咬秋”了。而“咬秋”的风俗,常常在这样明月清风的秋夜,如宗教一样神秘而庄重地举行。红瓤西瓜、绿瓤香瓜、白生生的红薯、金黄黄的玉米……往往是咬秋的最爱。吮吸着甘甜,人们也在吮吸着秋丰收的喜悦,吮吸着如秋一样清爽而静谧的岁月。
一叶梧桐一报秋,玉米田里闹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秋光唱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