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上海,仍有他的足音回荡
——致敬毛泽东
文/艾院
1919年,他第一次途经上海
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送行
他记得《民立报》出自上海福州路
变法,救亡,革命
这是思想的起点
更是行动的指南
1920年,他第三次来上海
在老渔阳里的弄堂
催熟新生事物——马克思主义
风尘仆仆而又激情高涨
扭转一个时代的命运
借用理论,率先开炮
1921年,他再一次来上海
在法租界里共谋国事
一大开幕,中国共产党诞生
成就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革命的面目便能焕然一新
意气风发,勇做先驱
1924年,他又一次来上海
在甲秀里运筹帷幄
叠加民族大义和家庭温暖
肩负重任而又珍视天伦
塑造一个国家的脊梁
有血有肉,深情厚意
后来啊,他多次来上海
指点“上海有前途,要发展”
“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老底子”
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诞生
《辞海》在这里修订最合适
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是多么完美的诠释
五十多次,步履和历史的节拍如此契合
或许沉重,或许轻盈
而余音缭绕。每一个音符
锲入丰碑和民心
韵律成为不间断的号角——
探寻真理,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