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杨亚青
我对京剧产生了兴趣,是因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秦末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及至被刘邦困于垓下,闻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后,虞姬说“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乌骓挥之不去,虞姬拔剑自刎,项羽终不肯渡过江东,以图再起,也拔剑自刎了。
虽然最早知道京剧,并不是从这个故事开始,那时我经常听母亲说起八个样板戏,也经常听到母亲用京腔唱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是我听得最多的,但都不曾引发兴趣。
然而看着舞台上楚霸王项羽在焦虑与疲惫的挣扎中,暂且短暂睡去,虞姬掌灯走出军帐,望着霸王未知的未来,望着自己青春与归宿迷茫的落果,青灯、冷月、泪光、霸王的鼾声、四周隐隐约约凄凉楚歌、山水天地东南西北武力精神的十面埋伏,我仿若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泪已洗面。
我一次对妻子说,霸王是个成功的男人。妻子反问我,怎么讲?我说一个男人,能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情,到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境地,最心爱的女人为之自刎,见证着功绩的乌骓马挥之不去,还要怎样成功?妻似乎不以为然,我又说“天没塌、地没陷、太阳没有掉下来、人没死,一切都不算完,都可以从头再来!对不对?”妻默许。
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我是霸王,会暂时隐忍,等待机会,卷土重来,不会“无颜见江东父老”。但是,我又在想,真要是这样的话,《十面埋伏》的琵琶曲、《霸王别姬》的戏曲就不会流传下来,我也不会细致入微地体会个中滋味,获得精神的饱餐和情感的悲喜体验了。
好在历史不会倒退,发生的毕竟发生过了,历史也许总是对失败者寄托着太多难解的情分,汉高祖刘邦就没有过多地被后人传唱,在这一点上,是公平的。
我听过好几个版本的《霸王别姬》,只有京剧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