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有“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 蔚为大观”的说法,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 剧之一。
八百里秦川莽莽苍苍,东有黄河之九曲回肠,西岳华山雄奇峻险。“长安自古帝王都”“周 秦汉唐竞风流”,一部漫漫中华文明史,大半都发生在三秦大地这片热土上。孕育于这样一 种环境里的秦腔,自然是高亢激越,粗犷豪壮的。
在北京,无论是陕西乡党或是来自不同省份在京工作的友人,但凡聚会,我都会给大家 表演几段秦腔。他们也都很爱听我唱秦腔。“秦腔是梆子戏的鼻祖,它的特点是慷慨激昂、 苍劲悲壮……”每次表演前我会如数家珍般地来个前言,然后随着手机里播放的秦腔音乐伴奏 我便投入到角色之中:“兄弟窗前把书念,姐姐一旁……”这是秦腔名剧《三滴血》中李晚春的 一段唱词,当年被秦腔名家肖若兰演绎得委婉动听,耐人寻味,成为经典,在三秦大地广为 流传。我之所以爱将这段唱腔给大家推荐,缘于想改变外界对秦腔的那种“喊破头”“只是吼” 的印象和看法,想让人们知道,秦腔既有“乱石崩云,惊涛拍岸”般的激昂雄壮,也有“小桥 流水,曲径通幽”的委婉温柔。
记得七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一天清晨手机响起:“你好!是朱佩君老师吧?我是研习 社的王小峰,今晚我们北京的秦腔票友有个活动,听说您以前是专业演员,想请您指导一下, 不知您能否赏光?”这个意外的邀约不由令我兴奋起来。
黄昏时分,我来到位于琉璃厂附近的宁夏办事处。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个与我热情寒 暄的人叫言韶,我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这个穿着考究,身材挺拔的中年男人,他也爱秦腔吗?小宴会厅最里面,乐队的成员已敲起了铿锵有力的打击乐,我看着眼前这些个北京的秦腔戏 迷们。
“此时候……”这段《三回头》刚一开嗓我就惊呆了!她叫曾丽君,这音色,这韵味,简直 完胜专业演员啊。
“忠义人一个个……”太棒了!这段《赵氏孤儿·挂画》中程婴的老生苦音慢板唱腔,竟被 银行家老李演唱得韵味十足,行腔流畅,抑扬顿挫拿捏得十分到位。赞,大赞!更让人吃惊 的当数言韶先生,一段《火焰驹》中李彦贵的“离京地回苏州无处立站……”把经典唱段演绎得 惟妙惟肖,嗓音之高,音色之纯实属难得。“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美 女舒敏甜美的演唱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乡间田园。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些 可都是普通戏迷啊,个个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大家强烈要求我这个曾 经的专业演员表演一段,说实话,我心里真的有点发怵,真怕自己长期不开唱嗓子出不来。但机会难得,如果不唱真都对不起我这颗热爱秦腔的心。于是,一段祥林嫂《砍门槛》唱下 来我悲愤交加,泪流满面,大家齐声叫好。
这就是秦腔的魅力,这就是大西北人的秦腔情结,这也是游子们对故土思恋的情感宣泄。
最难忘的当数 2013年那个酷热的夏夜,梅兰芳大剧院门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立 不久的北京春晖秦腔票友剧社当晚要在这里上演大型秦腔传统戏《火焰驹》。真不容易啊!历时一个月有余,大家自筹资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天不辞辛苦跑到位于京郊的双桥 镇,在郭总玻璃厂提供的办公室里认真排练。尽管骄阳似火,天气异常燥热,但大家热情高 涨,一丝不苟,终于将梦想变为现实,登上了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这经历令国内许多专业 院团都十分羡慕。默契的配合,激情的表演,动听的唱腔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他们时而 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唏嘘不已,时而喜笑颜开。经久不息的掌声响彻全场,观众 久久不愿离去,纷纷热议。这个说:“太不可思议了,这真是票友演的吗?很专业啊!”那个 说:“唱得美!听着太过瘾了。”一位老北京说:“真没想到,秦腔戏也这么好听。”观众争先 恐后地拥上舞台给我们献花、与我们合影,那一刻,我的心沸腾了!
记得那日随作家红孩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鱼池边散步,看见鱼儿,我嘴里边能溜出《游西 湖》里李慧娘的欢音二六:“姐姐同我把水看,你看那湖中鱼游来游去,游来游去上下番。” 看到满园花开争奇斗艳,我便会表演起《火焰驹・表花》一折里的欢音二倒板“清风徐来增 凉爽”。
红老师笑着打趣说:“老佩这么热爱唱戏,干脆调回陕西到戏曲研究院继续唱秦腔得了。”
春天来了,随友人京郊游玩,看到青山绿水,花红柳绿,我不由得哼唱起《游西湖》中 裴瑞卿的小生欢音二六:“艳阳春色惹人爱,桃红柳绿迎面来,好山好水我不爱,春风笑我 太无才。” 作为戏痴的我,情之所至也是无可奈何啊。
如今,秦腔票友剧社已遍布北京的各个角落,活动很多,也在日渐成熟。西北的大秦腔 能在北京生根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每当听到大秦之腔回荡在京城内,我便会由衷地感到骄 傲和自豪。
魂牵梦萦是秦腔,最爱是秦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