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希济 |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 |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2020-04-05    08'11''

主播: 有声语言

89 2

介绍:
《生查子zhā zǐ》牛希济4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释 ①生查子: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词写一对情侣拂晓惜别的依依之情,是五代词中写离情的名篇,结尾尤为人称道。 ②烟欲收:山上的雾气正开始收敛。 ③重(chang)道:再次说。 译文 春山上的烟雾即将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将落的月儿照在我们脸上,流着离别的泪水,天已经接近黎明。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没有尽头。回过头来仍说道:记得绿罗裙,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怜惜芳草。 这首词写别情,上片用画笔写景,景中含情;下片用诗笔写情,情中有景。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开头两句是说,春山上的烟雾即将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 篇首两句描画背景,交代故事发生时的情状:时间是在春天破晓时分,夜雾渐消,山的姿影变得明晰起来;天已微明,万里苍穹只剩下不多几颗小星。“稀星小”,明显的分为两个形象,突出了稀与小两个不同的层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这两句是说,将落的月儿照在我们的脸上,留着离别的泪水,天已经接近黎明。三、四句镜头移近,在春山、淡天的背景下映出一对恋人,西下的残月就像映在脸边,涟涟的别泪,在这清幽的晨光中显得格外晶莹。前三句闲闲道来,似乎在随意设色点染,至“别泪”句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前三句是在着意烘托铺垫,表明“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一刻已经到来。这正是大家手笔:于无声处炸响惊雷,在不知不觉中引入正题。“别泪”句是上片的归宿,作大特写,以“别”字入题,以“泪”字由景入情,转入下片。 “语已多,情未了。”这两句是说,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没有尽头。 换头“语已多”,一语托住上片,夜来如何互诉衷肠,叮咛后约,临别又怎样彼此关照,互道珍重,已尽在这高度概括的三个字中。前人论用笔,有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说法,“语已多”三字正是成功运用疏笔的一个例子。接着的“情未了”作荡开之笔,从而反跌出下文。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末三句是说,回过头来仍说道:记得绿罗裙,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怜惜芳草。 末两句是全词最有光彩的句子。是谁“回首犹重道”呢?从全篇看来,所写人物虽然有两个,着力描写的则是送行的女子。从“残月脸边明”开始,作品观照的角度一直对准着她,她的情郎一直处于陪衬的位置上。“残月脸边明”时,当是在庭院之中,到“回首犹重道”时,她已送情郎出门正转身返回。末两句深情嘱咐,正是女主人公对远行情郎所寄予的厚望:如果你记得临别时我穿的这绿色罗裙,你走到哪里都会爱上绿草的。言下之意是希望对方不要忘了自己,但话说得委婉,还不乏几分幽默。这两句之所以动人,归根结底是因为道出了离别之际情人心中所共有的感情,同时也因为它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在古典文学中,借助绿草以寄写感情,有着久远的历史。由于传统上常将离情与芳草、芳草与罗裙相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欣赏心理,因而“记得绿罗裙”两句,不仅不会使人感到突兀,相反,还给人以亲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