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 过香积寺

王维 | 过香积寺

2020-06-17    08'29''

主播: 有声语言

266 1

介绍: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 译文 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的寒冷。 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安禅人/定以治伏/尘俗的**。 注释 过:过访,探望。香积寺:唐代著名寺院,有争议,一说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故址已废。一说在河南汝州,今风穴寺,唐时称香积寺。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诗歌/构思奇妙、炼字精巧,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   诗题“过/香积寺”的“过”,意谓“访问”、“探望”。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叠嶂的/群山。这是十分/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写声写色,逼真如画,堪称名句。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miu4,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