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有机会通过副业赚钱?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在互联网让很多断层通了,很多事情以前成本很高,现在都可能不需要什么成本就能做。譬如你想卖衣服,以前可能你要租一个店,然后再进一批货,再不济,你都要进一批货,摆个摊位,因为流量就在路上。
现在你甚至连进货都不需要,你只要在1688找到渠道,支持一件代发,然后有一个几千人的微信号,你就能卖货。我们经常听到身边很多人在通过副业赚钱,甚至你还看到好像很多人都这样赚到不少,感觉在这个时代,一个年轻人只会打工赚钱就好像很容易焦虑,离买房买车就很远。
除了副业,还有不少斜杠青年,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像我堂弟,他的职业是剪辑师,然后还学了摄影,美工,业余时间自己会在网上接单,所以他的身份是摄影师/美工/剪辑师。
几年前那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爆火于朋友圈,制造出一波让人掉发的焦虑,本来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过得还挺好,挺安逸的,突然就有这么一篇文章告诉你,其实你跟那些优势的同龄人比,你只是一个“一事无成”“一无所有”的人而已。
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这种焦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激烈。我身边现在基本很多人一聊到赚钱都很少讲本职工作,直接就聊副业,三月份我隔壁的同事就在一个群里听一个大哥玩“虾皮”一个月随随便便赚了30多万,而这个大哥还有一份摸鱼混底薪买社保的工作。
得知这个消息,他二话不说就注册了公司,跟朋友搞起了“虾皮”的副业,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别说30多万,甚至连一个询单的都没有。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副业这件事,如果有人跟你说一个副业随随便便就能赚到钱,而且没有什么门槛,那么这个副业百分之九十九是割韭菜。
如果一个行业这么容易赚钱,它肯定很多人涌进去,从此这个行业就成为了红海,甚至“死海”,当你进入里面的时候就只能喝粥甚至喝西北风。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那些号称只要你花钱买课,简简单单就能做到躺赚的,譬如考个心理咨询师证,配音等等,对专业一点要求都没有,还不需要你花很多时间,好像是个人都能随随便便捞它一笔,如果你相信,你就是镰刀下的韭菜无疑。
当你对副业一头雾水的时候,最好就是安分地做个打工仔,起码还能保住你的“杯水车薪”,一般的副业都是偶然发生,就像缘分一样,可能别人做就行,你做就不行。我见过比较不错的副业方式之一:是你主业的延伸,你工作加的客户,有没有定向标签可以用于私域流量的变现?
我大哥,以前是做保险的,偶然认识了一个朋友,也是客户,做入户的,你知道一般什么人对保险的认可度更高吗?有家庭的,中国人有个传统特点,就是对家的观念很注重,因为人寿保险很多时候发生理赔,被保人都享受不了这笔钱带来的利益,所以一般是有家庭的,尤其是顶梁柱,她/他就很需要保险来保障她/他的家庭。
我大哥几个微信号,都是几千人的,加的都是家长居多,这些有的已经成交了,有信任基础,还没成交的,要么是转介绍过来了解的,或者是从不同渠道认识的人,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点信任基础。他很少发保险的广告,因为保险通常都会让人联想起意外,伤亡,事故等等。
他认识的那个做入户的客户,拿到了底价,就开始尝试发入户的广告,结果很快就有人询单,因为他的微信里大部分都是家长,入户是为了孩子将来在广州上学更方便。他这个广告发了半年,就在广州番禺全款买了一套房。
后来他又因为入户,认识了很多高校的资源,他又开始发学历提升的广告,甚至还能“赞助”保送,因为那些家长们的孩子也需要教育资源,所以这些定向标签的私域流量又一次为他带来财富增长,除此之外他还有小规模的定向房产业务,和社保代缴业务,就是围绕这批客户不断的开发副业。
大部分的所谓副业本质还是在打工,贩卖你的时间单位而已,譬如你是视频剪辑师,你的副业是在某个平台上接单赚钱,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副业,这充其量只能叫***赚外快。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的第一桶金,也是他的副业。他小时候帮富爸爸打工,发现了过期的图书会撕掉封面回收处置,然后就问出版社拿这些书去开他的底下图书馆,而这家图书馆的场地是他合伙人,也就是富爸爸的亲生儿子家里的,他没出一分钱,这个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他合伙人的妹妹,也就是富爸爸的亲女儿,他也没有用人成本,而书本这是富爸爸的店处置的,也没花一分钱。
一个打工仔把老板白嫖到这种程度,也可谓是人才啊。所以最好的副业是用你手上的资源交换别人的资源(金钱),而不是出卖你的时间单位。一个好的副业它还必须有门槛,这个门槛当你进门之后就会成为你的护城河。
说起副业,应该还有不少人想过摆地摊吧,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实行动去做过。之前疫情爆发没多久,国家为了让大家小本创业,推出来地摊经济计划,这个时候就很多人蠢蠢欲动,加上很多媒体对地摊的吹捧,就让人更上头了。
可是你不能把幸存者偏差当作教科书,你要考虑这个案例的环境因素,我有个朋友也是一样,广州很多人晚上摆摊卖花,十块钱一束,成本也就一块不到,他也去做,结果如何?他住在白云区一个城中村,那里人口密集,他就想着生意应该不错。
结果摆了几天,加起来卖了不到5束花,平均一晚上就卖1-2束,每晚8点半到11点,两个半小时,然后那批花也谢了,他的地摊梦也跟着花一起谢了。他说搞不懂,自己明明就选了人流最多的时间段,而且他还把价格写成9.9元,给人感觉就几块钱,而不是十块,他如意算盘是那么的响,可惜,算不出他要的答案。
时间,地点,产品!时间不单单是几点人多,而是购买的因素,情人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等等,这种节日会让人有消费的氛围。地点,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准客户越多越好,地铁的高峰期,人流都是上班族忙碌一天,想赶紧下班回去休息的人,而且地铁人来人往的,没人想在这种地方停留,如果你在酒吧,商业广场,情侣出现的地方,这种场合会不会更容易成交呢?产品,十块一束的花,我看到的几乎都是统一的包装和品类,那你可不可以换一种包装纸,花的种类也换一下呢?没有新的东西刺激,哪来消费的欲望?
还有,想搞副业的都是韭菜思维:主业搞好了,还需要副业吗?主业搞不好,副业能搞好吗?凭什么人家每天花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做不好的事情,你花1-2小时就能搞好?如果你副业投入这么少就能赚到钱,那你的主业是不是应该放弃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所谓副业上面,一件事赚钱就应该想怎么把它复制,怎么把它做大,而不是牟然去开拓另外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如果你干了一个副业,不知道谁是韭菜,那么你就是韭菜。主业都做不好的人,凭什么能做好副业?这世界上没有那份工作是简单容易来钱快的,同样,副业更是如此。主业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你都做不成,副业你能?
一个人说,我没有任何优势和特长,平时还懒,我能不能做好自媒体?自媒体从来不比打工容易,一个没有任何优势和特长,平时还懒的人,别说做自媒体,做保安都没人要。很多人并不是想找副业,而是想找躺赚的事,天下间有这等好事吗?如果你主业做的不怎么样,还在焦虑找什么副业提供收入,那我只能说:年轻人只有先被人骗,再帮人数钱,才有可能快速实现“副业(帮人家)赚钱”。
关于副业,你们有经历过什么,评论区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