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成长空间,我是独孤邦龙。今天为你分享: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伟大传承。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关系是师徒,跟亚里士多得的关系是师徒孙。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至公元前399年)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至公元前347年)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至公元前322年)
他们都是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合称“古希腊三贤”。
柏拉图对于政治考察情有独钟,他的著作《理想国》,解剖了斯巴达政体,并对斯巴达政体大加赞赏,但其实斯巴达是一种军国体制,没有任何艺术、文明流传下来,但是留下了些坏毛病。
希特勒的法西斯就有点像斯巴达政体。柏拉图的徒弟亚里斯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继续对政体进行考察,成果颇丰,这还得归功于亚里斯多德有个徒弟,就是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所以亚里斯多德可以借着国王的力量帮主他自己进行学术考察。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生于雅典,其父为雕刻师,其母为助产士。
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他自己而言,主要是由于他与诡辩家主张的论战。公元前339年,他受控“腐化青年,传入新神”,被判处死刑。
这一不公正判决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悲剧性结局,雅典人民为愤懑所压,转而攻击苏格拉底与贵族派沆hang瀣xie一气,攻击他批判大众信仰。也有证据表明,他毁谤民主制,力主除有知识的贵族制外,无一名副其实的政府。
由于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任何东西,历史学家难以决定其学说的确切范围。通常在人们看来,他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位伦理学教师,而对抽象哲学毫无兴趣。
然而柏拉图的某些篇章却提出,柏拉图的抽象理念学说可能基本上源于苏格拉底。无论如何,有理由确信,苏格拉底相信有一种确定的普遍有效的知识,人类如果寻找正确的方法就能掌握它。这种方法存在于见解的交流与分析、暂时定义的提出与检验之中,直至最终从中提取出人人认同的真理实质为止。
苏格拉底论证道,以相同的模式,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而且他还相信,这种理性的行为原则的发现,将要使不至错误地引导到德行生活得以证明,因为他不承认任何懂得善的人会选择恶。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当属柏拉图,他于公元前429年生于雅典,是贵族之子。他在20岁时加入苏格拉底的圈子,直至他的老师悲剧性的死亡,他一直都是其中一员。不同于他的导师,柏拉图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著名的作品是一些对话,诸如:《申辩篇》、《斐多篇》、《斐德罗篇》 、《会饮篇》 和《理想国》 。
苏格拉底传统最伟大的倡导者是亚里士多德,他是斯塔吉拉本地人,生于公元前384年。
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柏拉图学院,在那里一直做了20年的学生和教师。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受马其顿的腓力之邀,做他年轻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的私人教师。七年后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在那里他经营自己的学校,名为莱森学园,直至公元前322年去世。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比柏拉图更为卷帙zhi浩繁,主题也更为多重多样。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修辞学、伦理学、自然科学和政治方面的论述。
尽管亚里士多德像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对绝对知识和永恒准则颇有兴趣,但他的哲学在几个突出的方面与他们有所不同。
首先,亚里士多德更加重视具体与实践,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宣称,从树和石头中学不到任何东西,与他们相比,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对生态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经验主义哲学家。而且,他比他的两位前辈更少倾向于心灵观点。最后,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他们那么强烈的对贵族制的认同感。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说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或波奥提亚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更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所谓唯名论,即:承认感官对象的实在性,也同时承认“心灵”对象的实在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是名称或心理概念。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个话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讲的,但能说明这两位先贤具有可比性,例如:
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
孔子也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当年讲的话,现在都有很多种理解,但有一个意思是肯定的,就是孔子认为自己一无所知,遇到求问,只是叩其两端,以揭开本来就有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有两个贡献应归功于苏格拉底,即定义和归纳法。看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与他人辩论之前,总是首先挖掘概念的含义和本质,让人们从认识事物的具体层面上升到一般层面。
他们都是诲人不倦、述而不作。
苏格拉底能够流芳百世,跟柏拉图是分不开的,甚至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我们对他就不会有任何兴趣,苏格拉底之死也就成了抽象的符号,只有了解他的言行,才知道其伟大之处。如孟子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苏格拉底通过诘难、辩驳,其目的是让人认识自己的无知,其辩证法指向人的灵魂如何臻于至善。也就是说,灵魂臻于至善是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最高目标。
各位亲爱的朋友,今天为您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