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我打电话又开始催婚,说想抱孙子。我沉默了一会儿,决定坦白:我可能不生孩子。
电话那头妈妈有点着急:你想什么呢,不喜欢小孩?
我说:因为负担不起。
妈妈松了口气,觉得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这有什么负担不起?你小时候那会儿家里多穷,你爸做生意破产了,我还闲在家里没上班。
不还是把你带大了?一个孩子要多少开销,负担不起?
我摇摇头,妈妈没明白。
养孩子不等于养一只猫,有粮吃有地睡就行。
或许有一天我能负担起孩子,可那个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呢?
我不确定。
也不想让一个孩子来分担我这份不确定性。
没有学过的钢琴可以长大了再学,没有报过的游泳班可以长大了再报。
但那种在温暖平等、充满包容信任和爱的环境中长大形成的,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强大平和的内心,是无法在长大之后弥补再生的。
我还不够强大,甚至还没有长大。
我不想我的孩子稀里糊涂地到来,然后稀里糊涂地被生活逼迫着长大,长成一个像我一样,敏感又自卑的大人。
那种需要后天矫正的悲观,和刻进骨子里的自卑,我负担不起。
有很多不结婚不要孩子的年轻人,她们或许并不讨厌婚姻、讨厌孩子。相反,她们很有可能向往婚姻、也喜欢孩子。
正是因为太向往、太喜欢,所以害怕。
害怕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
害怕就算把自己所有能拿出来的双手奉上,都不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害怕幼年经历过的痛苦会让自己孩子也尝上一遍……
前几天去看《何以为家》
故事中扎恩的父母不断地生育,终于到了无力承担的地步后,将11岁的女儿(扎恩的妹妹)嫁人。
女儿婚后生产大出血殒命。父母决定再生一个,并以死去的女儿为这个孩子命名,作为补偿。
从小只见过生活丑陋一面的扎恩长大后,在法庭上状告自己的父母,法官问他,以什么罪名?
扎恩说:因为他们生了我。
最终扎恩在监狱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大人们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这里的地狱,像一堆腐烂的肉。
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
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是啊,生活确实是一堆狗屎,来了不一定快乐,但不来一定不会不快乐。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征求我未来的孩子的意见:
孩子,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是这样,妈妈能给你的只有这些,你还愿意来吗?如果你愿意,妈妈再带你来,好吗。
*作者: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