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美丽的绿海里
一一呼伦贝尔之行
文/李晓峰
诵读/清泉
好多年没去草原了,真想草原,草原是我的精神家园。
这几年,每当我站在大海边,就思念辽阔无边的草原。草原像大海一样,那绿浪一直通向天边,每当我站在高山之上,就不由自主地眺望远方,心中想家乡的草原,眼中仿佛看到了草原。久违了,我的大草原。
从南方回来后,最想做的事就是到草原去。抚摸她的身躯,聆听她的声音,呼吸那绿草的气息。说走就走,从呼和浩特直飞海拉尔,好想一下子就投入草原的怀抱,当飞机在呼伦贝尔上空即将降落时,从空中俯瞰,我的心加快了跳动,草原我来了,那是一片绿色的海。
到草原,首先要祭敖包的。一大早我们就驱车前往海拉尔南边的鄂温克自治旗白音呼硕,去祭拜白音呼硕敖包。一路上飘着小雨,天灰蒙蒙的透出了亮色,天空中飘着像雾又像雨的水汽,一阵阵风吹来,白音呼硕敖包在云雾中恍如仙境。白音呼硕敖包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拍摄地,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敖包相会》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这首歌就是从这里唱响的。2000年,我第一次来白音呼硕敖包时,就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它的民族文化价值。当时,我曾在呼伦贝尔日报撰文写道,鄂温克自治旗的白音呼硕碧草依依,流水潺潺,毡包点点,炊烟袅袅,真是天堂草原。凡是到此一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人们看着电影,听着歌曲知道了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的白音呼硕,知道了敖包。
快到敖包时,看到一块巨石上写着“天下第一敖包”几个大字。走近一看,是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写的,他的成名作是《茫茫的草原》,也是《敖包相会》的词作者。继续前行,看见了原副委员长布赫题写的“灵光”二个大字,感到格外亲切。越往上走,视野越宽阔,莫日根河就在山下,曲曲弯弯在草原画出了明亮美丽的线条,眼前这片草原立刻灵动起来,也让“天下第一敖包”庄严神圣起来。我们按照蒙古民族的传统习俗祭拜敖包,绕转敖包三圈,祈福长生天护佑草原富饶辽阔、护佑草原上的人们幸福安康。
远处绿草如茵,散落着珍珠般的蒙古包,迷人的莫日根河边,肥壮的牛马轻轻漫步吃草,河水静静地流淌,它从草原深处来,在这里徘徊不前,又不知流向何方。在这河边、在这敖包、在这片草原发生了多少美好动人的故事。我正在被这眼前的美景陶醉的时候,一对骑着骏马的青年男女闯入我的眼帘,特别是那位女青年,身着一袭红色蒙古袍,一个耀眼的红点,为这美丽的绿色草原平添了一抹靓丽,我想这一对青年男女一定是昨晚在敖包相会定情的。这草原是多么令人向往,草原给了人们生命的绿色,让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在这片绿草地上成长生活的人们,心灵是纯洁、善良、美丽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这让我们对草原充满了更多的渴望。
我们要到草原深处去,很快便来到了额尔古纳湿地。这里被誉为“亚洲第一大湿地”,是中国目前原始状态保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过去多次来呼伦贝尔,却一直没听说过这个湿地,实际它一直在这里存在着。我们奔向湿地的制高点,眼前的景色把我们惊呆了!从这里望去,一直到天边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海间闪着无数亮亮的点,一望无际,空气清新自然,阵阵风吹来,像海风又不是海风,而这绿海的风,带着草的清香,伴着尉蓝的天空,深深地呼吸一口让你沁到心里。根河在这里蜿蜒流淌,这里已经不是九曲,而千转百回。绿草如茵与河水涌动交织在一起,在阳光照射下河水泛起层层波光,波光潋滟,光影迷离,仿佛还能听见河水在欢快地歌唱,看见绿草在俏丽地摇摆。好哇,又一处仙境!这里是草原的眼,绿海的眼。
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由地想起我大学同学、上海诗人黄晓华到这里时有感写下的诗句:
"额尔古纳湿地,
我从大兴安岭上走下来
走了两千年
累了
躺下来休息了
根河、哈乌尔河、得尔布干河、额尔古纳河
我的四肢舒展开来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在我的胸膛和腹部
长出芦苇 灌木丛
长成众鸟迁徙的驿站
不想继续赶路的鸟
就在此修筑家园
登上观景台
你站在我的肩上
小天鹅在马蹄岛上舞蹈
鸿雁在呼斯楞的歌里飞来
紫色 粉色 白色摇晃着水边秋葵
有些人以为是三色堇
其实
那是我的快乐 伤感和迷茫
倘若你想驾船进湿地探秘
那两千万只鸟儿不会同意
古鲜卑人的梦
不容惊扰哦"
晓华从诗人的视角,以浪漫的语言,描述了额尔古纳湿地的前世今生,抒发了对额尔古纳的爱恋之情。
湿地是草原的肾,给了草原明亮的眼睛,是草原这绿海的源泉,给了草原绿色的生命,草原给了它无限深情的拥吻。我们徜徉在这绿海里,生命也得到了滋养。
从高高的兴安岭上下来,穿过茂密的森林,进入一大片迷人的白桦林。夏季的白桦树在努力地向上生长,笔挺的枝干仿佛伸入天空,透过阳光,仰望树顶和蓝天,有着无比透彻的感觉。白蓝相间,白桦树白的那么纯洁,蓝天蓝的那么明亮。白桦树享有“纯情树”的美誉,白桦树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被无数作家、诗人、歌者和向往爱情的人们传颂,从这片白桦林穿行,看到这里设置了情侣小道、爱心屋等,不由唤起对美好青春的回忆,青春多么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