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总说,公务员才是有保障的职业,外企、私企都没什么保障,以前很不理解,好好的工作,怎么就会没保障呢?工作时间越长,越能清晰地感觉到,保障这种事,有的时候并不是自己能给自己的,也不是一直努力就可以完全拥有的,甚至不是存折里有钱就可以有的。刚毕业时没啥钱,便觉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体会不到理财有什么必要,但上班三五年之后,手上小有积蓄时,便会开始思考,是继续存钱呢,还是买房子?是买理财产品呢,还是存银行?抑或是进行投资?在众多的选择中,到底如何才能让自己的钱滚动起来?随着工作时间越久,认识、理解社会越深,想想未来,有时确实让人担心。千万别觉得自己现在牛气哄哄,未来也一定没问题,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惨痛案例。
前不久,一个朋友跟我说要离开北京,到南方的一个小城市定居。他是一个早年在外企工作的前辈,曾经也有鲜亮的工作在身,并养成了外企人特有的格调与处事方式。那时候,同龄的哥们儿都在买房,他觉得买房不如租房划算,租房也可以过一辈子,于是带着全家一直租房。十年之后,公司被兼并,他们这一群年纪大、工资高的人,受到了来自年轻人的威胁,因此被清退出这家工作了十年的外企。当光环落下,他也试图找过其他工作,但总适应不了。
当年工资高、房价低的时候,也没想着买房子,总觉得租房就很划算。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没有户口,没有房子,工作也不稳定,快要40岁的人了,都无法给孩子一个安定的诸多,更无法为孩子布置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小房间。无奈之下,全家人决定离开北京,去他们大学时的城市,那里有一些朋友,物价低,房价也比较低,也许会在那里定居下来,至少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住所。送别他的时候,他特别沮丧,某个瞬间,说实话,我也挺害怕的,因为我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怎样,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会一帆风顺、飞黄腾达。
我开始看一写理财方面的书,开始关注一些关于理财的内容,买过股票,买过理财产品,在这方面我还算起步比较早,但学艺不算精。说得天花乱坠的理财产品也好,投资也好,都说不好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就像备受争议的该不该买房子,该不该买基金,该不该存钱,其实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每个人所需的也不一样,但毋庸置疑的是,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如果你能早一点学会一些理财知识,特别是在年轻时,哪怕身上没什么钱,都好过让自己不知不觉变成“月光族”。
我曾了解到一种有关养老的观念:我们每个人一生工作的时间大约是30年,退休后大约还要生活30年。以目前中国的物价与通货膨胀率来看,如果想要晚年生活保持在和现在一样的水平,两个人退休后的30年,需要准备500万~600万元,这个钱是除去上班30年的所有消费,包括孩子和老人的所有消费之外,还有攒到这个数,才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无忧(大病除外)。这个数字真的吓到我了,但这是事实。
不要觉得现在钱够花,日子也一定会越来会好,当你的人生进入到新的领域,比如结婚、买房、生孩子、孩子开始上学之后,花钱就只能用“烧”这个字来形容。你也千万别觉得,你不会买房,不会有大笔开支,不会有孩子,不会怎么消费,那只是你的人生还没到那个阶段而已,当你慢慢长大,一切都会来,一切都需要面对,一切也都需要去解决。
我的一个舅妈,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儿子上了保险,几乎在孩子每个重要的阶段,比如上大学、结婚,都会有钱返回来。舅妈是个大手大脚的人,表弟马上要上大学,我便问她:“你这么花钱,孩子的大学学费存够了吗?”舅妈说保险公司每年回返给她一万元钱的大学费用,这让我很惊叹!我们都觉得,舅妈是一个人生的每一步都安排的特别超前,却也特别及时的人,虽然赚钱不算很多,花钱又如流水,但强大的理财观念让她生活得很自在。
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赚钱挺多,但总过得屁滚尿流;也有一些人,赚钱一般,但生活却安排得井井有条。说到底,你首先需要具备一些理财观念,特别是当你还年轻的时候。让这些观念伴随你的整个赚钱与消费过程,这样你才能真正开启一段有保障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