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在评价中国话题的时候往往结论都非常有趣,冷言冷语居多。当然我今天的评论也显得有点“酸”了。可是“酸”中有真情,体育的买卖能够承载中国企业这么大的资金量,还保证不亏本吗?其实很容易思考,第一,中国企业家是不是投资体育的都是冤大头?第二,体育本身的属性作为内容,能不能承载这么大的资金量?第三,买下来的“国际体育内容”落地之后变现有哪些问题。三个问题想明白后,用计算收益减去投入资金,再减去面临现实变现问题的差,就是利润了。这个“差”,是正是负,是聪明是傻子,日媒现在看不懂,我们也不甚清晰,只有等真的落地后大家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