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员罢工爆发后,所有从香港开往广州、江门、梧州等地的内河轮船,以及外埠开到香港的英、法、日、荷、美等国的海洋轮船,“霹雳一声,一致罢工”。初时,罢工的轮船有90多艘,罢工人数约1500人。罢工的第二天,弃船登岸的海员工人,纷纷乘坐火车离港回广州。停泊在港的大小轮船,顿时烟消火灭,空舟自横,全无声息。一星期内,罢工迅速扩大,并逐渐蔓延到汕头、北海、琼州、江门等地,还影响到新加坡、暹罗、上海等地港口。参加罢工的轮船增至123艘,罢工人数增到约6500人。至2月10日止,因罢工而停泊在香港的轮船增至168艘,货物26万余吨。其中英船76艘,货物12.7万多吨。罢工使5条太平洋航线和9条近海航线陷于瘫痪,港英当局和轮船资本家遭到沉重打击。至3月初,香港各行业工人纷纷支持海员工人的斗争,使这次大罢工发展成为香港工人同盟总罢工,罢工人数逾10万人,其中海员约2万余人。全港各行业工人的总同盟罢工,使整个香港航运全部瘫痪,市内交通中断,生产停顿,商店关门,秩序大乱,人心惶惶。港英当局惊呼:香港海员罢工“陷于殖民地生命于危险之境”。
领读人:声海 郑禧年 (中国 香港)
编辑:陈纯
后期:符兴宇
包装:沈歆、周伽怡
运营:夏菲娅
版权提供方: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