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小雪又一年。呼呼的北风,总会把飘着暗香的腊八节搞得红红火火。
吃着色香味俱全的腊八粥,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少年时期的那一碗腊八粥,洒满了我苦难的回忆……
过去,家家户户都穷。日子稍微过得好一点的人家,也无非就是在软米粥里,洒一点黑糖,放一把红枣,卧几颗土豆,添几瓢冰水,在水沿锅底架一捆秸秆任由它熬来熬去。这一种腊八粥,我们岚县人叫做红稠饭。
那一年过腊八,娘和爹早早起来,顶着风雪,相跟去死人沟(村里的墓葬群,在瞒天峁的向阳处)挖野菜,给我们改善伙食。
挨到中午时分,饥肠辘辘的我们兄弟,才好不容易盼着满头霜花的父母回来。
一回家,娘来不及喘息,用通红的手舀了一瓢冰水,连同带着他们体温的绿森森的甜苣和苦菜,小心翼翼地倒进了同样饿了好多天的水沿锅里。
等锅里的热气腾起,娘就郑重其事地往锅里放几把飞糠和几粒荭豆,卧了一颗瘦骨嶙峋的绿头麻山药,没有油,也没有盐,就这样煮了一人一碗,这就是我们那时等不来盼不来的腊八红稠饭了。
还等不得母亲说行,性急的我就抢着把锅揭开,不顾腾腾的热气,着着急急地给自己舀了满满一大碗。等我端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碗腊八粥,得意洋洋地退出灶火旁边,准备独享这碗美食。
不料,跟在我后面的弟弟看着我居然抢了先,一声大犼,跳起身朝我使劲撞了一下。
啊呀,我的天爹老爷爷!我辛辛苦苦等了一年的腊八粥,就被那个败家子活生生地打落在地上,哎呀呀,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红稠饭就这样“壮烈殉国”了!
见此情景,一向非常讲究礼俗的娘,竟然没有打我们也没有骂我们,她只是平静地看了看我们,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顾我们兄弟惊愕的眼神,一口气喝光了洒在土坑里的那碗令我悔恨万分的红稠饭。
之后,母亲抹了抹嘴,平静地站起来,依旧笑着给我们兄弟又舀了一碗,
就这样,母亲替我们喝下了那碗带着岁月风尘的红稠饭。
再后来,我们兄弟上班了,日子慢慢好转了,每年腊八娘都要熬两锅腊八粥,特意要留一锅,等我回家,给她这个“饿死胚”儿子好好享受享受。
如今,娘熬的红稠饭品种丰富了许多。有甜味的——那是娘加了杏仁、莲子和百合等美味,有咸味的——那是娘加了火腿、咸鸭蛋等美味。
看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一顿满含幸福的粥,母亲眼里的笑总是乐开了花。
大雪小雪又一年。那一碗被饥饿岁月打落在地的腊八粥,长久以来如同一根永远也拔不掉的鱼刺深深地扎在我心头。
我的亲娘,我的白发亲娘,她用仁慈的母爱,替我们喝掉了那碗沾满岁月风尘的红稠饭,喝下了对我们兄弟的无限宽容与期待。
如今,母亲已经年迈,再也熬不出从前那样令人食指大动的红稠饭,可是她还是固执地在腊八的前几日就开始念叨:我还是再多熬一锅吧,孩子们吃了自己家的红稠饭,来年就会火气更旺运气更好。
一碗红稠饭,能把年近半百的儿子絮叨的泪流满面,谁说不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呢?特别是我。
又是一年腊八节了,又要回家再喝一碗娘熬的红稠饭了……
回家,回家,给娘亲手熬一碗红稠饭,让她的晚年喝出更加幸福的滋味。
飘着暗香的灶火啊,你就慢慢的熬吧,抓一把新米,洒一把八味,再洒一把珍馐,熬几句唠叨,熬三分慈爱,熬一份赤子之心,陪伴在母亲身旁,就这样把幸福快乐醉在热气腾腾的农家小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