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群芳过后:百花凋谢。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
狼籍: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
春空:春去后的空虚寂寞。
【词意】
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拂着栏杆,整日里暖风融融。喧闹的笙歌散尽,熙攘的游人离去,我才顿然发觉西湖之春的空静,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濛濛,翩翩回到巢中。
【赏析】
这是词人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咏西湖》组词中的第四首。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暮春的朦胧之美,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旷达自适的情怀。词中很少修饰语,特别是前后两句纯用白描。而词人安闲自适的情怀,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全词情景交融,真切动人,颇耐寻味。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泛。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有《欧阳文忠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