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杨花  彭元逊

六丑·杨花 彭元逊

2015-06-17    01'42''

主播: 叶寻诗

4113 500

介绍: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瓜洲曾檥,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 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帐饮,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注释】 老大:已老。当时:指春天。 回风:旋风。 解:懂得,知道。瓜洲:在今江苏邗县南,是长江一个有名的渡口。 舣:停泊靠岸。长秋:汉宫名,为太后所居。北魏杨华容貌雄伟,胡太后逼他与己相昵,杨华惧祸,率部降梁,太后悔,为作《白杨华》歌。城乌夜起:化用柳宗元《杨白华》“哀歌未断城乌起”诗句意。 丰乐楼:酒楼名,在南宋临安涌金门外。 青门:古长安城门名,此处借指南宋都城城门。 抟:捏成一团。裛:沾湿,湿润。 【词意】 暮春时节春风渐老,哪里还有当初的芳芬情意?多情的杨花无人收留。在空阔的江山中到处漂泊,身世如寄,不知要飘落到何时何世?追忆当年她曾在官道暂时依傍,却未能长久地留居,又只有悠悠地出门千里,痴心遗篇指望着能被旋风吹坠,能飞落到佳人的扇底。或是轻轻地落在钗头上作为点缀。别人家的柳条千丝万缕,只知道遮蔽长亭短驿,却阻隔不断向东流的江水。她曾经在瓜洲靠岸,岁岁等着行人返归。夕阳已落下故宫,城头的栖乌被月光惊起。她又曾在账幕中沉沉春睡,也曾和友伴共同飞到湖上,四处都是青草而无落足之地。奈何空中落着绵绵丝雨,沾湿杨花,使她春心如腻。想飞也飞不起。她想要飞到丰乐楼前饯别的宴席,想要飞到青门外去,都因力气不足而枉费了心机。有谁来可怜她,到处流落所剩无几,点点滴滴,滚作松软雪白的绵团,只可以为君擦去伤心的泪水。 【赏析】 本篇为歌咏杨花寄慨之作。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上片抒写杨花漂泊无定所,下片写柳共花为雨所湿,欲飞不能,化作愁人的眼泪。字里行间隐约寄寓着作者在宋朝灭亡后身心无所依归的身世之感。起笔两句写春暮,杨花已老。“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荡何世?”三句借杨花无处归依,不知漂泊到何世的无奈心境,抒写自己身无定所,尤其是精神无所依托的痛苦。“但忆”以下写杨花无处安身的苦况,官道不留,指望到美人的扇底钗头去作点缀也是空有痴情,虽然想有所作为,但力量微小,最后只能够随江水而去。下片开头意脉承前,有岭断云连之妙。既已说:“不隔江水”,暗示其随江水漂流。下片接着说,她如同美人,在瓜州停泊靠岸,等着被别人返回,直等到日落月升,何等痴情。“帐庐”三句再写杨花只能飞到湖上落在水面,而地面无处容身。此有两点含义:一是柳絮太轻飘,最易被吹起刮起,见水沾湿则不能再飞,二是传说水中浮萍为柳絮所化,故落水化萍才是她的最终归宿。之后补充这一点,写柳絮沾雨之后不能飞的苦况。最后以“为君拭泪”收束,增加了悲凉色彩。 【作者简介】 彭元逊,生卒年不详,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事迹不详。
上一期: 柳梢青 蔡伸
下一期: 六州歌头 韩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