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澶,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玲,阑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睛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注释】
琉璃:宝石。此处指绚丽的晚霞。烂银盘:喻指月亮。
皓色:白色。素娥: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淡伫:淡妆伫立。
丹桂:传说中的月中桂树,高五百丈。参差:错落有致。
玉露:白露。初零:初降。金风:秋风。
凛:寒冽。
时度:不时飞过。凭暖:凭栏已久,使阑杆变暖。
音尘:借指消息。
永:长、久。
来宵:明晚。
争知:怎知。
清尊:借指美酒。素影:指明月。
【词意】
傍晚浮云收敛,淡静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疏离。银灿灿的圆盘,从海底升起,皎洁的月色洒下澄澈的银辉,笼罩千里。晶莹莹纤尘不染,月宫嫦娥淡妆伫立,明净净历历可数,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露珠儿开始涓滴,凉爽宜人的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登上冰冷的瑶台,将栏杆倚暖,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我想那佳人,自离别断了消息,当此夜也应寄情千里缓解相思愁绪。最牵动情怀,是那铜漏的水声不断滴沥;皎洁的月光依然清丽,但天气是阴是晴又怎样预知呢?我们倾心爱恋,如今离别后,又期望着隔年的相遇。但愿人强健,清醇的美酒,淡素的月影,永远相随相伴。
【赏析】
晁端礼(1046~1113),名或作“元礼”,字次膺。有《闲斋琴趣外篇》传世。本篇为中秋咏月怀人之作。上片描绘中秋之夜明月千里澄辉的佳景,下片表达对心上人的良好祝愿。词中句句写月,并完整地描绘了月出、月明、月斜、月落的全过程,同时又体现出了作者由喜而悲、由悲而豁达的感情脉络。全词布局严谨,层次清楚,意境清新,情致绵绵,是中秋词中的名篇。
【作者简介】
晁元礼,(1046-1113),一名端礼,字次膺。其先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家彭门(今江苏徐州)。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两为县令,忤上官,坐废。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其词大略可分三类: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晁元礼与当时另一大词人万俟咏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