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透一切,你会越来越顺
文 | 有书醉光阴 · 主播 | 王霞
民贵君轻,仁者无敌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师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
孟子出生时,历史的车轮已经从“礼乐尚存”的春秋时期,驶入了礼崩乐坏、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
他政治抱负远大,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综合现实情况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
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如果能唤醒国君的恻隐之心,那么得益的就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国的子民,甚至全天下的百姓。
为了这个“仁政梦”,他周游列国,寻找可能的明君。
参考文献:
1.《孟子》
2.《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有一次,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就问:
“你要把牛牵到哪里去?”
得知这头牛将被用来祭礼,心有不忍,就让人放了这头牛。
那人问道:“那是不是就不祭祀了呢?”
齐宣王说:
“这样的大事怎么能取消呢,你去找只羊来代替它吧。”
这件事很快就在齐国传开了,很多人都因此嘲笑齐宣王是个吝啬鬼,连一头牛都舍不得。
孟子听说后十分欣喜,认为看到活着的牛便不愿它死去,正是君子仁爱的表现,因此不远千里来见齐宣王。
在孟子看来,人应该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心是仁爱之道的开端,有恻隐心的国君就有明君的潜质。
齐宣王也很高兴,十分敬重孟子,将其奉为上宾,以高规格礼遇接待。
孟子
谁人称王,几人称霸?
虽然孟子倍受礼遇,与王相处甚欢,但齐宣王并未将推行“仁政”提上日程。
齐宣王曾问孟子:
“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你可听过说吗?”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
孟子回答:
“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过齐桓公和晋文公事迹的,所以没有流传后代,我也没有听说过。
不如我们谈谈称王天下的道理?”
相比于做一代仁君,齐宣王更想像齐桓公一样创立霸业,成为一代霸主。
合则聚,不合则散。思想上的分歧,让他们最终分道扬镳。
虽然孟子离开,但心里还是希望齐宣王来挽留。
到昼地时,他故意停了三天,确定齐宣王不会挽留后,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途中,学生充虞问他:
“老师你似乎不快乐,可我以前听老师您讲过:
‘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
孟子说: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历史上每500年就会有一位圣贤明君,其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
算算时间,现在正是明君出现的时候,如果老天想让天下太平,当今天下,除了我还有谁呢?
所以,我身为明君之辅佐,为什么会不快乐呢?
孟子辗转列国,不遗余力地说服着国君们。
但想称王称霸的又何止齐宣王一个,几乎每一个国君都渴望血战八方、四海臣服。
见梁惠王时,梁惠王就直言:
“老头啊,你远道而来,是打算给我国带来什么好处?”
孟子回答:
“王何必不开口就谈利,有仁义就足够了。”
接着,他将“不讲仁义讲利”的危害娓娓道来,力证“仁者无敌于天下”,说得梁惠王哑口无言。
辩论大获全胜,可也仅止于此。
因此,即使孟子雄辩滔滔、言之有理,国君们仍然不为所动,甚至还认为他过于迂腐、囿于空谈。
人性本善,浩然正气
虽然身在兵荒马乱的乱世、虽然数次奔波毫无进展,但孟子始终对人性充满信心。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的向善之心,就像水向下流一样自然。
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座山上的树木,曾经很茂盛,但因为后来砍伐的人多了,山慢慢就秃了。
后来的人看到山光秃秃的,就认为这个山,本来就不能长树,但这是山的本性吗?
当然不是,山秃只是因为被外界砍伐过度了。没有人砍伐的时候,在大自然的滋润下,树的嫩芽又会慢慢长出来。
人的善良,就像树木,都需要内在的滋润和抵抗外界的侵袭。
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可以从自身入手,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抵抗外界诱惑的定力。
孟子提出人要学会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他曾很自信地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认为,很多人有一个通病,好为人师,喜欢教别人这样那样,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人不要光把眼光投向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过错。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遇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虽然我们要多反思自己,但也不必过于否定自己。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糟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什么有价值的话;看不起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干成什么事。
做人要学会反思,但不要自暴自弃。
虽然生活很苦,但不要逃避这些苦,这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让我们在磨砺中,变得坚韧和强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的只是坚持不懈、水到渠成。
天下英才,得教育之
孟子奔走数十年,游说终告失败。
孟子知道“仁政”学说施展无望后,他效仿孔子,回到故乡,教学著书,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快乐。
做了就努力做好,他真真切切地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学弈》一篇中,通过老师弈秋同样教学,一个学生认真听,一个学生三心二意,结果学习效果完全不同的故事,指出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
孟子提出“盈科而进”,学习知识和作物生长一样,应该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
他举了一例子。
宋国有位老农,嫌秧苗长得太慢。
于是,他就下田去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来,他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他的儿子听了,赶快跑到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萎了。
故事简短形象,寓意深刻而富有哲理。
他还提出“教亦多术”,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因材施教。
他拒绝死读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
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求学要有自己的思考,敢于提出质疑,不要傻读书。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等观念,历经千年,流传至今,让人不得不叹服孟子的先见之明。
而他倾力所著的《孟子》一书,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被合称为“四书”。
里面的名篇《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是经典必读,被纳入语文教科书。
他思想的光辉被永远地流传了下来,留在人们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林语堂曾说:
“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万章》《告子》《尽心》诸篇最好。)
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于青年人之立志淬励工夫,是一种补剂。”
孟子,是一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拒绝随波逐流,尽个人所能去努力、去争取。
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孟子·滕文公下》有云:“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不忘初心、实现理想这条路上,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但也有些人坚持到底。
前仆后继,九死未悔。
舍生取义,此道不孤。
人生这个道场,来过、爱过、努力过、奋斗过,便无愧无悔。
即使出走半生,归来时,孟子仍是那个热血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