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或结婚,女性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

独身或结婚,女性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

2020-11-12    10'40''

主播: wxlz(皖馨读书会)

97 0

介绍:
独身或结婚,女性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 作者:周国平·主播丨王霞 来源:周国平(ID:zhouguoping6666) “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 耶稣有一些很聪明的教导,这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当然也对。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 车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问:周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关于婚姻的问题。 以前年龄小,总觉得这是个严肃浪漫的话题,并且冥冥之中总会遇到合适的婚姻。 但这两年年纪大了点,结婚成了一个迫切的事情,突然对以前的想法不肯定了。 尽管反感也不得不参加相亲活动之类的,并且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没了目的起来。 是不是以前的态度太被动眼界太窄了?合适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的生活又该怎样有意义些? 周国平:在理论上,世界上一定有一些人——或者说一个类型——是和你相匹配的。 可是,在现实中,你未必能遇见他(她)们中任何一人。 你相亲见了许多人,心知他(她)们都不是你要找的人,但对于你要找怎样的人,往往是不清晰的。 唯有到真正遇到了,你的直觉会告诉你就是他(她)。 那么,在这个时刻到来之前,你怎么办?如果继续等待,而这个时刻永远不到来,又怎么办?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等待,是一种冒险。不等待,降格以求,和一个不太中意的人结婚,也是一种冒险。 我只能说,事情取决于你甘冒哪一种险,对此你要想明白。我还要说,不管你如何选择,你都要把立足点放在自爱、自立、自强上。 今后即使无奈独身或是婚姻不满意,都仍然要让自己活得有品质。 这话尤其是对女性说的,你要去争取幸福的婚姻,但你一定不要把幸福的赌注全部押在婚姻上。 问:周老师说:“人有两个自我,一个身体小我,一个理性自我。” 想问老师当小我遇到世界的迷惑困难,各种痛苦的时候要以怎样最快的速度激发那个大我让小我跳出这个痛苦的圈子? 周国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其实大我小我是个比较形象的说法。 我是这样想的,我说的大我实际上就是指一种那个,比如说你是个基督徒的话,那这个大我可能就是上帝; 如果你是个佛教徒的话,那这个大我可能就是佛、 觉悟,就是一个人生的觉悟。 如果都不是的话,那实际上还有一个理性,或者说你是一个有灵魂的热,就是有一种精神性的自我,那么这个说起来容易。 你提的问题非常好,就是小我遇到纠结的时候,怎么样能赶快找到大我,而且大我给你帮助、 那实际上我想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大我是经常在场的。 你的大我如果是经常躲起来的,经常是睡着的,那你就找不着它了,或者说它该醒的时候它也不醒。 另外一个就是大我要强大,它要真能帮到你。 那么怎么样让它经常是处在一种在场的、一种清醒的状态,又要让它强大呢? 我想这其实也没什么好的捷径,特别容易的方法。 实际上我想还是一个人平时,如果你是注意你的精神生活的,你是经常能够去看那些伟大的书,我就说实际上那些人都是大我非常强大的人。 那些写出那些经典著作,写出那些伟大的书的人,他们都是大我非常强大的人。 你可以受到他们的启发,他们可以给你大我给你加持,给你发力。 另外的话我想你就是,你自己哪怕你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遇到问题才去找它(大我)。 你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也经常去找它(大我),就是说你经常和自己的灵魂对话。 就是你的灵魂经常在场,经常对话,我是有一个办法的,譬如说写日记。 写日记是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和自己的大我对话,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对话。 这个过程实际上可以让你的大我经常处在一种清醒的状态,经常能够帮到小我的这样一个位置上面。 问:到了适婚年龄,从没谈过恋爱,习惯单身,内心又不渴望与某个人相伴一生,请问如何改变心态,然后结婚生子。 周国平:从你说的情况看,到适婚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对于你是一种来自习俗和舆论的规则,还是你内心的愿望。 你想要改变心态,说明你是希望适应这种规则的。 你说你习惯单身,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其一,正是由于你从没谈过恋爱,对于单身和两人相伴在心理感受上的区别无从比较,有一天遇见了你可心的人,想法就会改变。 其二,你的天性可能就是更适合单身而不是结婚。 我猜你年纪还轻,不用着急,不妨等待情况明朗。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也不要认为自己不正常,优秀女子单身的多的是,不要给自己压力。 问:我自己认为的快乐和幸福,在社会上常常不被别人认同,我应该怎么办? 周国平:这没有关系啊,说明你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如果你真正感到满足,就没有必要去管别人是怎么看的了。 如果你过多地去关注别人的看法,这说明你不自信,你对幸福的认识还不坚定,发生了动摇。 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你觉得别人的看法可能有道理,你的看法可能有毛病,那你就要想清楚,如果确实这样,就要修正你的想法。 另外一个可能是你仍然认为你是对的,但是可以说性格比较软弱,因为别人有不同看法,这种人际关系的氛围让你感觉难受。 那我认为就不要太在乎了,坚持走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变得强大。 问: 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看透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人。 阅读您的作品,我觉得您是一直在奋斗而且走得很远的人。 您在探讨人生真谛、探讨人生真相的路上,是怎么做到面对种种困惑而不愤世嫉俗的? 周国平:我想我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仍然在奋斗的路上艰难行走。 在这方面,尼采给我很大的启发。 应该说我的天性是比较悲观的,这和我的性格有关。 我从小很内向、敏感,在外界受了挫折,郁闷往往不能发散。 我也很早就考虑死亡的问题,心中有绝望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人生虚幻的真相。 我和尼采相同的一点,就是我不甘心如此,我一方面对人生有悲观的看法,另一方面还是觉得人生太有意思了,我太想经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了。 我觉得这种对人生的爱不是一种理论的东西,而是一种本能,我相信这说明我还是很有内在生命力的。 这样两个矛盾的东西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 正如尼采所说的,看到人生意义阙如,这对一个人的生命力、意志力是一个考验。 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你仍然勇敢地跋涉在虚无的荒原上,这是一种凯旋。 其实这还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我是尘缘未尽,生命的本能在起作用,就是爱这个人生,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爱,所以能保持一个向上的状态。 另外,看到人生虚无也有好处,使我在热爱人生、执着人生的同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这可能是悲观的那一面带给我的好处。 我再热爱人生,我也看到它是有限度的,因为这个限度,我不会太沉溺在里面。 一旦遇到了挫折和苦难,我能够跳出来看,心想不过如此,人生的一切悲欢都是暂时的,反正结局都一样。 有超脱的一面很重要,反而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心态,反而不容易被生活打败,反而能够让我继续爱人生,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问:现在所有的人都会觉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 幸福感好像也没有太提高,反而在降低,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周国平:如果你要幸福的话,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 心态不好,充满着纠结和烦恼,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幸福的。